第十八章 三佛形容总不真2 (第2/3页)
光闪闪,夺人眼目,显然是真金所铸。
朱允炆便问那大慧方丈,道:“方丈,此处的佛祖面目宝相庄严,然似乎与中原有异,颇为不同,这是何故?”
大慧方丈微微一笑道:“清闻师父,你有所不知。因我国民念梁王复国之恩,捐献黄金,按照他的模样铸成这座金佛,日日供奉朝拜,愿其长生不老,保佑我国。”
朱允炆仔细看这尊佛像,见他浓眉大眼,大嘴大耳,相貌威严, 一脸福相,不由得脱口赞道:“福星一路之歌谣,生佛万家之香火。”
黄瞻道:“真想见见此人,是何方英雄。”
大慧方丈道:“每年除夕之夜,梁王便会来本寺敲钟祈福,你们再等两三个月便可以见到他了。只是不知那时诸位师父是否还在本寺?”
朱允炆道:“那我等就多叨扰方丈几日了,待来年再往他处。”
大慧方丈摇摇头道:“恐怕香油钱就不够了。”
王恕一听火冒三丈,怒道:“大慧方丈,你这里究竟是寺院还是黑店,我们每日里不过是粗茶淡饭,睡卧草席,怎么一张金叶子还不够住几个月吗?”
大慧方丈也怒道:“我好心收留你等,却来骂我。诸位请便。”说罢,做了个请的手势。
张士行上前道:“大慧方丈,我师弟口不择言,请你原谅。我是个粗人,可以帮寺中做些杂活,换个茶饭钱,总可以了吧。”
大慧方丈看了看他,哼了一声道:“姑且将就些时日吧。待年后请各位自便。”说罢,一甩袖子气冲冲的走了。
朱允炆上前对张士行道:“净智,委屈你了。”
王恕也对张士行道:“师兄,我陪你一起做。”
张士行道:“我是个练武之人,日常要活动筋骨,做些粗活,不打紧。你们都是读书人,多考虑一下我们今后的出路。”
众人闻言,这才作罢。
此后张士行便在寺中帮忙,劈柴挑水,洗衣做饭,朱允炆等人商议日后行止,但商议多日,也没商量出个头绪。
这一日,张士行正从附近山上砍了一担柴火,挑进城中,却听见远处海面上传来了一阵阵海螺声响,紧接着从远处开来了无数船只,帆樯林立,旗帜飞扬,待驶得近来,船上纷纷向城中开炮,炮弹落在了排屋之上,打得木屑纷飞,墙倒屋塌,疍家人哭爹喊娘,四处逃窜,有的人便逃上岸来,向城里涌去。
守门士兵立刻关上城门,那些疍家人拼命的拍打着城门,哭喊着要进城。
守城士卒朝城下喊道:“你们是疍家人,按律不得入城,还是赶紧找船逃命去吧。”
张士行见状,急忙放下柴火,冲上前去,把城门打开,放这些疍家人进城。
这些疍家人纷纷跪倒在他的身边,围成一圈,向他叩头致谢。
这时有人在他身后大喝一声,道:“什么人如此胆大,竟敢违抗本王之命?”
张士行回头一看,只见此人头戴百宝金冠,身穿黄袍,相貌同那万寿寺的佛像一般无二,身后跟着数百名手持金镖的白袍卫士,正是三佛齐国王梁道明。
张士行上前施礼道:“小僧是安南国兴圣寺的俗家弟子净智,初来贵国,现暂居万寿寺。上天有好生之德,请梁王暂且收留一下这些疍民,待敌兵退后,再让他们回到船上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