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九章 万里翩翩向西域5  屠龙后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十九章 万里翩翩向西域5 (第2/3页)

团团转,却束手无策。

    这一日,突然从东方驰来一队骑兵,为首一人,长身玉立,也是一脸虬髯,来至金帐面前,跳下马来,快步入帐,此人正是皇孙哈里勒。

    哈里勒来到帖木儿床前,只见自己的祖父双眼紧闭,满脸通红,一身酒气。他俯下身躯,握住帖木儿的手,在他耳边轻轻呼唤道:“大汗,我是哈里勒,我来了。你醒醒啊。”

    帖木儿似乎听到了他的呼喊,竟然慢慢睁开了双眼,看到自己的孙儿立在床前,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他使出最后的力气,对哈里勒道:“好孙儿,不要向敌人示弱,拿起你的剑,向东!向东!”

    说完,他头一歪,就此崩逝,享年七十二岁。

    在群臣拥戴之下,哈里勒继任大汗之位。

    哈里勒即位之后,决定撤军西返,为了不被明军从后掩杀,他决心与明朝修好,便释放了陈诚等使臣,也释放了朱允炆等人,发还了他们的随身行李。

    陈诚与朱允炆等人告别,问道:“空闻师父,你们今后打算欲往何方?”

    朱允炆道:“游历四方,居无定所。”

    陈诚道:“那诸位师父一路保重。但愿日后我们有再见之时。”

    双方洒泪而别。

    朱允炆等人一路东行,翻过天山,进入西域,经过吐鲁番,走了数月之久,终于来到了哈密城下。

    哈密卫,明朝在哈密国(今新疆哈密)设立的军事机构,亦是明朝疆域的西北端。为明朝三大情报中心(另外两个是朵颜、)。哈密地理位置极其重要,位于古丝绸之路枢纽,丝路是存在广泛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贸易商路,因此这条路线也被称为“金路”。“本古伊吾卢地,在敦煌郡北,大磺之外,去今肃州一千五百里,为西北诸胡要路。”“保哈密所以保甘肃也,保甘肃所以保陕西也”。故“祖宗设立河西,疆域抵沙州、哈密。”明代人认为“惟今所谓哈密、齐勤、蒙古、罕都、安定、鄂端察逊皆前代中国之边境,所谓敦煌、酒泉、伊吾之故地,洪武、永乐中因其土酋内附立以为卫,其地处吾近边,薄于北部,不可概以外国视之。”

    由洪武八年(1375)设立的安定卫,至洪武三十年(1397)罕东卫的设置,明朝已经逐渐对哈密地区形成了战略包围,史载“太祖既定畏兀儿地,置安定等卫,渐逼哈密”,为以后成祖经略哈密打下了基础。“自是番戎慑服,兵威极于西域”

    永乐元年,明朝遣使臣亦卜刺佥等受诏往哈密抚渝,允许哈密以马入中国市易。此次诏谕与太祖年间不同,予了哈密故元肃王安克帖末儿同明朝互马的权力,得到巨大经济利益的哈密王,以在政治上拥护明朝作为回应,向成祖遣使,并表请赐爵。因哈密王安克帖木儿遣使再三请求,明朝遂以"前代王爵不足论,今但取其能,归心朝廷而封之,使守其地,绥抚其民"为由,乃封安克帖木儿为忠顺王。哈密已然成为了朝的边防前哨,引起哈密周边势力的不安:“鞑靼扫胡儿与其弟荅剌赤八速台、迭儿必失等来归。扫胡儿阿鲁台部属也,言鬼力赤闻兀良哈、哈密内属朝廷,遂相猜防数遣人南来窥伺。”不久哈密忠顺王安克帖木儿便被鬼力赤毒死。永乐三年三月,“哈密头目遣使奏忠顺王安克帖木儿卒。命礼部遣官赐祭,诏以脱脱袭封忠顺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