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一章 榆木川前六龙飞 (大结局)  屠龙后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二十一章 榆木川前六龙飞 (大结局) (第2/3页)

京,证明朱棣已经下定决心要迁都。

    永乐八年,朱棣亲征回师后,下令开会通河,打通南北漕运。永乐十三年完工,从此北平所需物资可以通过相对经济地运输。

    永乐十四年,永乐帝召集群臣,正式商议迁都北平的事宜。大部分臣工认为北京为皇上龙兴之地,依山傍海,俯视中原,山川形胜,足以控扼天下,为万世之都,少数人认为迁都北京非便,僻处边疆,物资皆仰自江南,若漕运不通,有倾覆之危。

    朱棣闻言大怒,将提出反对意见的陈祚等人,一一贬斥,从此无人再敢反对迁都。次年,以南京紫禁城为模板的北平紫禁城正式动工。

    永乐十八年,北平皇宫和北平城建成。北平皇宫以南京皇宫为蓝本,规模稍大。新修的北平城周长四十五里,呈规则的方形,符合《周礼•考工记》中理想的都城的形制。明成祖下诏正式迁都,改金陵应天府为南京,改北平顺天府为京师,但在南京仍设六部等中央机构,称南京某部,以南京为留都。

    北京城虽仿南京而建,但弘敞壮丽而过之。城开九门,号称八臂哪吒城,为少师姚广孝所规划。

    何谓八臂哪吒城,正阳门为哪吒之头,两个边门为其耳朵,城内棋盘街为其鼻子,大明门是其口,崇文、宣武二门为其左右肩,朝阳、平则门为其左右手,东华、西华二门为其双臂,东直、西直二门为其双膝,安定、德胜二门为其双足,门内黄、黑二寺为其风火轮,紫禁城中红墙为其所持红绫带,城内各处殿宇、廊道为其五脏六腑。

    姚广孝入京居于庆寿寺,一方面辅佐教导皇太孙朱瞻基,一方面主持北京城的营建之事,为此耗尽心血,在北京城开始营建的次年即永乐十六年三月病逝。

    临死之前,永乐帝前往探视,看着姚广孝消瘦的面庞,朱棣心疼不已,世上竟然还有如此之人,无儿无女,不为名,不为利,只是为了一展所长,劳心费力,耗尽一生,实为古今第一奇人。

    朱棣眼含热泪,拉住姚广孝的手问道:“少师,你还有什么未了之事吗?朕一定如你所愿。”

    姚广孝强撑病体,翻身下床,叩拜道:“多谢皇上抬爱。老臣侍奉陛下,一展平生所长,死亦无憾。如今即将离世,有一事相求,望陛下恩准。”

    朱棣见他行如此大礼,知道此事必定是让他十分为难之事,急忙上前扶住姚广孝,宽慰道:“少师,何必行此大礼,万事好商量。”

    姚广孝并不起身,继续恳求道:“陛下,原鸡鸣寺方丈德玄法师年事已高,系狱已久,老臣请陛下开恩将其赦免,已显天恩浩荡。”

    朱棣沉吟良久,十几年来建文帝遍寻不见,故此他一直关押着德玄,希望能从他身上找出建文帝的下落,如今姚广孝却要他放了此人,难道是在暗示他放过建文帝?

    朱棣脸上阴晴不定,他看着姚广孝,这个助他夺取帝位之人,将死之时,却要他放过仇敌,葫芦里究竟是卖得什么药?

    见朱棣沉吟不答,姚广孝再次叩头,朱棣于心不忍,上前扶住,道:“就依卿言。”

    姚广孝大喜,顿首拜谢,道:“天下自此太平矣。”说罢,溘然长逝。

    朱棣伤心不已,辍朝二日,命有司治丧,以僧礼葬。追赠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