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章 漫游鸡鸣寺  郭沫若自传.第四卷,洪波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二章 漫游鸡鸣寺 (第1/2页)

    子为一看见我们,他也很高兴地跑下了楼来,欢迎着我们。

    我们经过一段玉蜀黍的地面走到办事处的门口。原来门牌也还是十五号,假使没有这样偶然的邂逅,我们不知道还要费好多周折的。

    门开在侧面,进门的左手有一幢新建的木造小屋,只有五尺见方光景,是作为门房用的,但是空空如也,并没有设置看门的人。

    正屋是一列三间的二层洋房,听说原也遭了破坏,是新修缮好的。

    太早,好些先生们还没有起床。子为先把我引进楼下右手的前房里去,那儿是朱蕴山和卢广声两位住着。

    我们盥漱了,上楼见了梁漱溟和沈衡老。梁漱溟有文事在手,衡老还要做他的早操,我们便暂行告辞了。打算到外边去用了早点之后,再回来向各位请教。

    朱、卢、罗、冯、郭,我们五个人走出办事处。

    在破木桥附近的一家路旁茅屋门前,各人吃了一碗豆浆和一些烧饼、油条。茅屋里面苍蝇很多,门前却没有苍蝇,不知道什么缘故。

    朱蕴老说:苍蝇喜欢黑暗啦。

    但也不尽然,我们在光天化日之下,不是常常看见遍地都是苍蝇吗?大约还是有臭味的缘故吧。门外有风,把所有的臭味都吹进茅屋里面去了。苍蝇阁下们自然也就集中到了那儿。

    反正时间还早,我们便决心散步,向考试院那一方面走去。

    走过考场,再有一幢宫殿式的建筑,是中央研究院。同样是绿色的琉璃瓦,飞甍跃瓴,涂饰着各种的彩色。院内的树木多,而且紧贴在鸡鸣寺的山麓,这使建筑布置比起考试院与考场来要显得紧凑一些。不过作为一个学术研究的场所,总觉得未免过于华丽了一点。我们中国人总爱讲究场面,而不大照顾内容,这或许也就是所谓“国民性”的一种表征吧。

    比起这些新式的宫殿来,鸡鸣寺是更加俗化了。

    那样有名的一座古寺就近在眼前,登临的兴趣,在我个人是为好奇和贪便宜的心事所策进了。山并不高,磴道多由明清时代的古砖砌成,只有这一点多少有点古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