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三章 假如我是法西斯蒂  郭沫若自传.第四卷,洪波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十三章 假如我是法西斯蒂 (第1/3页)

    又轮到做三分之一的主人的机会,这次是二十四日的下午四时,由无党无派的代表邀请**代表谈话。地点依然在国民大会堂的前楼。

    主人是莫德惠、傅斯年和我,陪客是民盟和青年党的在京代表,都到了。只有主宾方面到得很迟,等了很久都没有人来。反是上海的人民代表未受伤的几位先到了,是蒉延芳、盛丕华、包达三、张纲伯和学生代表陈立复。

    蒉延芳和昨天晚上一样,依然穿的是中国短打。我起初有点诧异,黄任老告诉我,这种装束是他平生的主张。中国式的长袍(其实是满洲来的),拖泥带水,萎靡隳颓,实在是没有短打的灵便、经济,而且好看。然而相习成俗,一般都认短打为下流。即使平常穿短打的人,到了什么正经的场合,也要改穿长袍。而同一的短打性质的西装,却又非常时髦,比长袍更加高贵。这假如要严格地批评时,应该就是奴性的孑遗或者演变吧。总之,蒉老能够穿短打而见党国要人,单只这一点,我就敢于说足够有“人民代表”的资格。

    党国要人毕竟来了。首先到的是邵力子,其次的是内政部部长张厉生,再其次是经济部部长王云五。

    时间不待,不能再等了。就再等,事实上也就再没有人来。或许是在下关出事的直后,要人们也怕受“难民”殴打吧?

    蒉延芳首先很郑重地把手里拿着的一个包裹打开来,取出了一本纪念册,让大家传观。上面非常整齐地盖有二百几十个团体的图记,证明各位代表的身份。这二百几十个是人民团体,它们所举的代表自然也就是人民代表。然而,有趣的是——所有党政军的机关报或准机关报都一律否认他们的资格,认为是“冒充人民代表”。那么“难民”剧的导演者究竟是谁,不是自己把自己的后台暴露了吗?

    假如我是法西斯蒂,我的作风不是这样。

    对于人民代表我一定要恭维上天。我首先派要员到车站去迎接,请他们住上等旅馆,吃上等中西餐,喝上等中西酒。其次替他们盛大地召开一次“南京市欢迎人民代表大会”,让他们尽量发挥和平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