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0章 臣道的极致,也是危险的顶点。(第二更) (第2/3页)
“不复存在。”
说到这里,庞媛朝着李牧深深行礼,随后慷慨激昂,道:“武安君乃是赵国名将,手握赵国最强大的边军。”
“媛,希望武安君以天下为重,以赵国大局为重,率领边军南下,配合春平君等人,以迅雷不及掩耳整肃朝局。”
“因为这是赵国唯一的机会了。”
见到李牧神色未变,仿佛对于此根本没有触动其心,庞媛沉默了一刻钟,咬了咬牙,道。
“武安君若继续如此迟疑,只怕是我赵国便是下一个魏国,而武安君将是我赵国的信陵君。”
“武安君,前车之鉴,当为后事之师,庞媛请武安君壮我赵国!”
此话一出,整个幕府之中气氛一下子变得凝重起来,就连司马尚的神情都在这一刻变得紧张。
他心里清楚庞媛的意思。
虽然是武将,但是想要成为一军主将,就绝对不会不熟知天下大事,更何况魏国同属三晋。
对于魏国的一些事情,司马尚心里了然,更何况,信陵君乃是战国四公子之一,名声很大。
谷舐
信陵君是魏国王族公子,两次统率合纵联军战胜秦国,一时成为山东诸国的中流砥柱。
再加上,信陵君窃符救赵,以及养士之风,这样信陵君在魏国,乃至于整个山东诸国威望很深。
当时的魏国朝堂之上,一如当下赵国,奸妄当道,昏聩之君临朝,一时间,魏国朝野上下难以忍受,朝野上下诸多势力都打算拥戴信陵君取代魏安釐王。
只是,信陵君却因种种顾忌不敢举事,以致郁闷而死,从此之后魏国国势一落千丈。
这座昔日的中原霸主,彻底的退出了强国之列,再也没有了死灰复燃的可能。
庞媛以信陵君为例,这是要李牧别做信陵君,让李牧果断一点。
司马尚心里清楚,庞媛以信陵君为例子,这一番话其实说的很重了。
撇了一眼庞媛,李牧眉头皱了起来,他心里清楚,庞媛这是要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