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四十章收刮珍宝  重生之宋青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三百四十章收刮珍宝 (第2/3页)

,再加上在药房收刮的,堆放在一起,宋青书拉着绸缎的四个角打了一个结,也是满满的一包。

    走出书房,看了看兵器库和杂房,宋青书稍微犹豫了一下。便朝着杂房而来。兵器库中虽然可能有着神兵利器,但是却要自己慢慢挑选。而且神物自晦,想要短时间内找到神兵利器很是不容易,最重要的是宋青书已经有了一柄三尺青锋剑,在多来些也不过是锦上添花,对于宋青书的帮助并不是很大。

    而宋青书之所以毫不犹豫的选择杂房,除了上面的原因,是因为他听元顺帝隐约提到过一句,好像传国玉玺就在里面。

    春秋有一天材地宝,吸天地之灵气,日月之精华,钟灵汇聚,名曰和氏璧。秦扫**,始皇即位,取材于“和氏璧”,命李斯篆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咸阳玉工王孙寿将和氏之璧精研细磨,雕琢为玺,传国玉玺乃成。

    传闻,秦王政二十八年(前219年),秦始皇乘龙舟过洞庭湖,风浪骤起,龙舟将倾,秦始皇慌忙将传国玉玺抛入湖中,遂得以保全,安然无恙。

    秦国灭,汉朝立,子婴跪捧玉玺献于咸阳,所谓是不遭人妒是庸才,对于天地灵物也是一样,西汉末年,王莽篡权,传国玉玺遭难,被投掷于地,破其一角,后以黄金补之。

    而后传国玉玺随江山易主凡不下十数次,尽尝坎坷流离之痛楚。辗转琉璃,终于随着后唐末帝李从珂怀抱传国玺登玄武楼**,而就此失踪。

    虽然宋朝的时候有农夫名段义者于耕田时发现传国玺,但是朝野有识之士多疑其伪。

    后来传国玉玺虽然又时不时的被传出现在什么地方,但是基本上都是假的,宋青书之所以愿意为了一个不确定的传国玉玺走上一遭,一是因为传国玉玺虽然只是一件物品,但是代表的却是大义,是正统,虽然宋青书身在江湖,不入庙堂,但是却是不希望这件东西留在元宫之中,二来便是元朝驰骋天下,收刮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而能够被收入大内宝库之中,真品的几率应该很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