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一章 夜谈(二) (第3/3页)
一口把中国给吞下。如果没有这些列强的威胁,那么我也赞同共和的方式,因为就像你说的一样,共和的确能阻止某些问题的出现,但是我们没这个时间…”
“眼下列强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扑上来把我们瓜分掉,我们真的没有几十年的时间去完成共和,所以我才会希望以较为[***]的手段来进行,这样固然可能会出现某些问题,但至少不会阻扰到国家的发展…”
“相信先生在来的路上也曾了解过安徽的情况,不知道先生是怎么看的?”
“很不错…”这一句,蒋百里绝对是真心实意的。“尤其是在来可之后我才发现,这里的一切都远比资料上描述的要更好…”
“这个,就是[***]的好处…”撇了撇嘴,严绍有些不屑的道。“我知道国民党是怎么描述我的,**者,独断专行,反正是一大堆的坏话,都是在说这类事情的,可正因为我可以独断专行,所以我才不需要为了修一条铁路而去和地方议会商讨整整一年的时间,一年的时间啊,365天,这足够我修一条300多公里长的铁路了,而这么长的时间我却要去和议会的议员们去讨论该不该修这条铁路,你难道不觉得可笑吗…”
“何况现在的中国也没有实现共和的基础,别的不提,所谓的共和基础在于什么?在于教育!眼下中国识字的人甚至连二十分之一都没有,你拿什么来共和?老百姓懂得什么叫共和吗?!”
这么说的时候,严绍多少有些发泄的意味了。
两年多来,尤其是最近的一年多,其实严绍的心里也承担了很多压力。而这些压力,恰恰来自于舆论上的压力…
在国内外固然有许多人支持严绍,但同样也有很多人在反对他。
几乎每个反对严绍的文章里,都毫不例外的用‘**者’来形容严绍…
也不奇怪,所谓的改革总是要触犯到许多人的利益的,既然得罪了然,就必然会有人来反对你。
就比如减免税收,严绍这边一减税,不少包税人可就失业了。就像曾经说的那样,在过去国家或官府不直接按规定税率向纳税人征税,而是采取招标承包方式,将某一种捐税把要征收的税款数额,包给富豪私商,由承包人运用官府授给的征税权,自行确定征收办法,向纳税人收税。
这类人通常都是地方上的士绅,许多收税得来的收入甚至比种地都多。严绍这么一减税,他们就没了饭吃,这能让他们乐意?
还有修铁路,修公路,开矿,建工厂…
这些都是当务之急的事情,毕竟如果想要发展就必须要先发展工业,严绍可从来没听说过有哪个国家凭着农业变成强国的,可问题是偏偏有人在这方面找严绍的麻烦。
修路,开矿,乃至建工厂,总会涉及到土地问题。由于这时的土地大多都不在老百姓的手里,所以严绍需要打交道的就只能是地方士绅。
一般来讲,这类事情大多都能通过补偿的方式来解决,如果是因为祖坟等原因的话,大不了绕过去就可以了,毕竟那是人家的祖坟,你总不能为了修路让人家的祖坟替你让路。可是有不少的士绅正是看准了严绍急着要修路和建工厂这点,在索要补偿的时候狮子大开口。
一亩地的补偿,他敢跟严绍要十亩甚至是一百亩的价格…
不给?好啊,那你就别修了…
理所当然的,严绍不可能会允许这种敲诈行为的出现,毕竟如果严绍服软的话,将来怕是每个人都敢这么跟他要了。所以最后严绍干脆就用比较合理的价格来补偿,然后通过强硬的手段来修路。
问题是这么一做,就成了严绍独断专行的证据。
那些士绅大多都很有关系,地方议会乃至报社都能找到人,而严绍的话,只要言论上没过头严绍也不打算干涉,毕竟他只是想通过集权的手段发展国家,并没有真的想要**。
于是在许多报纸上,隔三差五的就会有抨击严绍独断专行的文章出现。
刚开始的时候严绍到是没怎么在意,可是一年多的时间下来,就算严绍的心理素质再好也觉得憋屈啊,毕竟他的一切初衷都是为了这个国家好,可这些人却一边享受着他带来的好处,一边在那里骂着他…
偏偏他又是一省的都督,不知道有多少人指望着他,他根本没法和人倾述。伊莱诺她们虽然亲密,但严绍也不愿对自己的女人说这些事,时间长了,这些事一直藏在严绍的心里,也让严绍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
如今和蒋百里谈这些事情,多多少少让严绍有了发泄的机会…
这大概也是件好事,毕竟憋的时间长了,很难说严绍会不会变态…
或许是因为从没有和人说过心里这些东西,严绍在那里尽情的宣泄着,而坐在他对面,看着严绍在那里尽情宣泄的样子,蒋百里却有些吃惊。
“我和他很熟吗?”
虽然心里这么想着,可蒋百里却并没有打断严绍,而是坐在那里听严绍在抱怨着…(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