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八十九章 美国与二月革命(下)  扩张之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五百八十九章 美国与二月革命(下) (第2/3页)

法并肩作战的国家,这两者…

    或许在某些欧洲人看来,美国的重要性要高于中国,可是眼下美国摆明了作壁上观,而中国却是已经出兵不少的铁盟友,该关照谁也就不言而喻,即便美国人想抗议也没有合适的理由。毕竟他又不是中国的盟友。

    而在这大笔订单的刺激下,中国国内的许多工业都是突飞猛进…

    大批大批的工厂,受到那些成功者的刺激开始上马,尽管这个时候战争距离结束或许也没有多久了,可是国内却普遍兴起了一场工厂热。

    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国内工人的数量也跟着增长了起来,虽然依旧没有农民的数量多,但至少不再像过去那样无足轻重需要说明的一点就是,事实上当时的中国不只是向欧洲出口商品,同时也在向美国出口商品,当然,这里指的并不是汽车。没错,汽车的确是中国对美国出口的主要商品,可是除了汽车之外,中国也一样出口了其他的一些东西,比方说…

    眼下在中国,规模越来越大的棉纺织业。

    事实上。美国原来的棉纺织业规模也是很大的,只是因为当时美国的工人工资水平很高这个你们晓得的,每天两美元多啊,于是很理所当然的,美国在棉纺织业上的竞争能力明显不足。虽然凭着关税,保证了美国的棉纺织业市场不会受到价格更低廉的英国及德国货物的冲击,但是却很难在海外扩展市场,毕竟北面的加拿大人太少了,即便出口也没用,难免的墨西哥等国固然不错,可也…

    而大洋彼岸的英法等欧洲国家以及中日等国家,又都有各自的棉纺织产业,尤其是当时的中国,更是英国与日本的棉纺织产品倾销地,美国实在是无法插足其中在美国的角度来看,无论是位于欧洲的英法还是位于亚洲的中国和日本,似乎都是大洋彼岸?

    然后…

    等到战争爆发,棉纺织品的利益固然不错,但明显和战争必需品相差甚远,于是美国的许多工厂都改为生产军工业制品,至于国内的棉纺织市场,则完全交给了价格更加低廉的中国和日本…

    很明显,美国人自己也很清楚生产军功制品与生产棉纺织品相比,究竟哪个更赚钱一些,如今既然发现棉纺织制品没有军工制品赚钱,自然是非常果断的弃了这个,投奔了军工业去…

    至于中日两国…

    刚开始的时候,其实两国在这方面是不相上下的,毕竟日本也算是一个靠着纺织业起家的国家,纱锭等的数量并不算少,中国的纱锭数量虽然已经比日本多了一些,但绝大部分都集中在了雨石集团的棉纺织厂内,其他的工厂虽然也有一些,但是数量明显不如日本的棉纺织厂。

    但是等到时间长了,那些国内的商人发现棉纺织品很赚钱后,便一股脑的全部都跑到了这里面来,凭着严绍当时的贷款,国内兴起了许多家的工厂,一时之间中国居然也跑步进入了工业化国家…

    尽管从某种角度上讲,中国的工人比例依旧无法与农民相提并论,但是考虑到这个时代许多国家的工业化水平,严绍到也可以大言不惭的说一声,中国是准工业化国家了…

    然后,洛闻英所担心的问题来了…

    工业化国家固然不错,可是其所带来的问题就是工人数量暴涨。

    寻常农民在遇到蝗灾,旱灾,涝灾的时候,通常都会跑出来寻找吃的,能让人活下去的吃的,若是情况较为麻烦,比方说有些贪官污吏什么的逼得老百姓走投无路了,把赈灾的粮食给那啥了什么的。那些农民甚至可能会揭竿…

    农民尚且如此,何况工人?

    不过工人的情况要比农民强些,毕竟农民如果没了收成才会饿死,可是工人的话似乎没有了工资的话。也一样会饿死?

    眼下国内的工商业便是如此,工厂的数量固然是多了,可是水平也就变得有些…

    何况资本家吗,还是比较原始的资本家,让他们照顾工人的利益显然是不太可能的事情。剩下的结果自然也就可想而知了…

    目前,国内的工人工资已经稳定到了一角到两角的地步,像雨石集团这样的大概能更高一些。但是这主要是在沿海及一些较为不错的省份,在偏远地区的省份,许多工人的工资还不到一角,只有八分钱上下。虽然这些钱也足够让工人们养家糊口了(金银复合本位制,货币不用特别担心贬值的问题,国内物资供应充足,也不必担心物价上涨的问题),但是这个时代除了雨石集团和少数的工厂之外。绝大多数的资本家采用的都是10小时工作制,一些黑心的甚至将时间增长到了12个小时…

    而且克扣工资等几乎成了平常的事情,一些天高皇帝远,中央政府还管不到,地方政府又有些不想管的地方,某些资本家甚至私设刑堂,处罚在自家工厂工作的工人。种种行为令人发指…

    所以,尽管眼下国内的工人的确多了,可是由于这种种原因,国内闹出的乱子也比较多,许多工厂的工人经常会跑出来游行一番,万幸的是。严绍本身虽然是个大资本家,但是对待工人一项不错,所以工人们即便是受到了不公正待遇也不会埋怨严绍,而是感叹自己为什么没能进到严绍开办的企业这点就不能不感叹一下严绍的眼光,虽然在雨石集团刚开始创办的时候。其员工并没有多少人,许多管理者也都认为严绍善待工人的举措是浪费钱财。毕竟当时的商人可是不拿工人当人看,怎么赚钱怎么来,至于工人,不过是他们赚钱的工具罢了,就算是坏了,大不了在重新换一个新的好了…

    可是,或许在雨石集团规模较小的时候,亏待工人还没有什么,毕竟规模小,工人的人数也就比较少,即便是亏待了甚至是虐待了也没什么。

    可是等到雨石集团的规模大了之后…

    暂且不提那些海外的员工,比方说已经在雨石集团旗下的福特、雪佛兰、劳斯莱斯等分公司,亦或者是可口可乐和吉列等…

    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