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四零章:乌孙山脚代牧人  宁西河畔大地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第六四零章:乌孙山脚代牧人 (第3/3页)

按照花名册点名。

    不大的山村,远近不同的距离,除了荣森赶往的那家牧民要搭牛圈,村里没有缺少其他家人。

    升旗场地简单,但一派生机盎然。

    升旗流程平淡,但村民们敬重有加。

    虽然牧民们人员杂乱,拖儿带女的骑着牲畜前来参加升旗仪式,但都表现出一种位卑未敢忘党恩的真诚。

    随着国旗冉冉上升,牧民们响亮而真诚的国歌声在天地间回荡。

    此刻,荣森落泪了,也汗颜了。

    升旗仪式结束后,牧民们用质朴的笑容和随行的马儿跟村领导辞别。

    有些牧民骑着骏马驰骋在黄色的草甸,骏马扬起四蹄飞奔,牧民飒爽的身姿让人羡慕。

    红旗村村长地里夏提跟荣森坐上车后,用熟练的汉语兴致勃勃地介绍,“荣县长,你这三天跟牧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的那家,是个哈萨克族,现在是一家三口。男主人叫米赞拜克,今年51岁,他是我们红旗村最会养殖牛羊的人。”

    由于戈壁铺成的牧道有些凹凸不平,车子颠了几下。

    说的正来劲的地里夏提连忙用手扶着了前台,停住了话语。

    “米赞拜克现在是一家三口,以前呢?”荣森听出了村长话语里蕴含的意思,不由好奇地询问。

    “哎,都病死了,他们家本来有7口人,不知道咋回事,他家遗传一种怪病,血液上的病。他的爸爸是老死的,妈妈得这种怪病死了,他的两个丫头也得了这种怪病,花了好多钱,落了个人财两空。”地里夏提打开了话匣子,“这个米赞拜克,十几年前可是我们红旗村最大的巴依,为了给妈妈和两个女儿治病,成了贫困户,他是咱们红旗乡最典型的因病致贫的贫困户。这几年,在县、乡、村组织的帮助下,大力扶持他那大学毕业回乡创业的儿子,几年下来,他脱贫了。现在他自己养殖了200只羊,为了挣更多的钱,他又给别人代牧500只羊,100头牛。我们这次到他放牧的地里帮着搭建牛圈。”

    地里夏提兴冲冲地告诉荣森,这家生活坎坷的牧民大起大落的故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