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一零章:我来此地闻民语  宁西河畔大地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八一零章:我来此地闻民语 (第2/3页)

    “晚上我就搞个短视频,咱也别召集农民来听课了,大忙季节,他们没时间,我制作完发到皮牙子村微信群里。”老韩慢条斯理地说着。

    刘俪开心地伸手拍下老韩的肩膀,“不愧是一个战壕的战友,就这样。”

    淼淼看着又黑又瘦的刘俪,心疼道:“刘姐,你别到处跑了,我觉得你把推广的重点就放在2700亩地,那里有杨老汉家的35亩口粮地,他是个开明的人。后面的事情还多着呢,你这新技术对种子的选择、整地、种子处理、播种深度都有要求,最头疼的还在浇水环节呢,春麦一般最多浇5个水,按照少浇勤浇的技术,缩短浇水时间,提高浇水次数,很可能浇七八个水,老百姓肯定嫌麻烦,所以,你让老杨头带好头支持你的工作,准没问题。”

    刘俪思忖着说道:“是这个道理,我也来个以点带面推广新技术。”

    老韩询问:“刘俪,你算过没,用新技术种植春麦,比老办法种植春麦,每亩地节省多少成本?”

    “早算过了,光麦种费每亩地省20元左右,水费节省30元,产量比老办法提高至少30公斤,最好的能提高100公斤。节水节约种子产量高,要不,我怎么会这么着急地推广新技术呢。我有个目标,在我退休前,宁南县各乡镇的农民都使用我推广的新技术科学种子麦子。”刘俪畅想着。

    露露见三人兴致勃勃地谈工作,还是不忍心打断了三人的兴致,“韩哥,刘姐,你们再讨论一会儿,饭菜都凉了。”

    第二天,淼淼见刘俪又要去张三家的春麦地监督耕地的情况。

    村里人都知道,张三在种植庄稼上,就是个“烂泥扶不起墙”的主儿。

    淼淼不放心刘俪一个人跟张三磨嘴皮子。

    淼淼领着露露穿过北墙的小门抄了个近路。

    朝村委会西北角的庄稼地走去。

    果不其然,刘俪手拿着一根测量土层深浅的仪器,正扯着嗓子跟张三发火,“张三,我告诉你,你是给自己种田,不是给我刘俪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