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章 含苞  化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三章 含苞 (第2/3页)

 如今,她置身城中,看到周遭貌似见过的哪座高楼、哪条马路,却又想不起些什么,也不知该做些什么。

    从电视上、地图上背诵的滚瓜烂熟的街景,此时却有了四分的陌生,五分的压抑,以及一分的畏惧。她感觉自己即使背着再重的行李,脚上总也轻飘飘的,踩不踏实。

    “姑娘,住宿不?”这是这座老城用其独有的口音,欢迎和鉴别她的方式。

    “住宿?”欣鑫一愣,回过神来,“哦,我不住店,我是来报道的,我到……”

    “啊,那个学校啊,18倒115”

    “18?哦……您说公交车啊……在哪坐车呀……”欣鑫清甜白嫩的脸庞上,一双清亮的大眸子,是少女渴求的期待。

    “哎,哥们,地图要不要,一块一张,最新版的城市地图……”这座个城市里第一个主动与欣鑫说话的男人,此刻却不再理她了,自顾自的到一旁招揽着顾客。

    女学生固有的纯与雅,含苞待放的娇与羞,却怎么也打动不了城市里疲惫的赶路人。

    4

    欣鑫选择的是传媒专业,她觉得自己从华金村长大,没见过什么世面,学点传媒、新闻什么的,见多识广。而且身边的同学们也很好,多数都是城里孩子,见多识广。

    然而,像许多进城读大学的孩子一样,她所不知道的是,大学远不止课堂。

    住宿有600元的八人间,800元的六人间和1200元四人间,她只能选前者。

    家里带的煎饼很快吃完了,食堂从一元的“补贴菜”到十几、二十几元的小炒儿,她只能选择前者。

    班长收班费,每人50元。偏偏有的同学,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儿,明目张胆的捐出来二百,还拍着胸脯说,他替家庭困难的同学出了,点名说“欣鑫他们几个不用交钱”。

    班里组织春游,每人30。秋游,每人40。还有夏游、冬游,四季游……

    班里同学“为了学习”,纷纷配了电脑、笔记本。大一时,手机几乎就成了人均标配。拿诺基亚、三星的,上课把手机往桌子上一摊,拿金立、波导的就赶紧把手机收到裤兜子里……

    学校教摄影、摄像,同学们有买有借的,几乎人手一个小DV,好一点的自己买台PD190P,而欣鑫只能花6块钱买盘同学们倒下来的二手DV磁带,借老师的DV完成作业。

    ……

    最终,欣鑫不得不以其“更加困难”的家庭条件,战胜了“他们几个”同学,千恩万谢的从辅导员那里赢得了个勤工俭学的名额。

    5

    大一第一学期,欣鑫依旧保持着高考的竞技状态。期末考试,用力过猛,总成绩全系第一,学校奖了二百块钱。

    “学习还能挣钱?”欣鑫高兴坏了,她原本只是想“争口气”,没想到学习的收益率远大于预期。她手捧着二百元钱,独自坐在教室里,脑子像过电影一样,回想起平时与舍友们的时光:

    舍友们轮流请客,“我还得上自习”成了她的挡箭牌。

    舍友三三两两的拼着买小炒吃,她总是五毛钱买个素包子,两毛五配个馒头,带回宿舍,关起门来,咬口馒头就口包子,偷着吃。

    女生们晚饭基本不吃,卖水果,吃零食,还特地把水果切成丁,把饼干掰成块,用酸奶拌了,拿着勺子挖着吃……一个宿舍的,有时人家也礼让她,她眼睛死死盯着书,不敢多看一眼。

    “哦,你吃吧,我不饿,我不爱吃……”

    多少次,馋涎都是偷偷地往肚子里咽,生怕出了洋相。

    ……

    此刻,手捧奖学金的她,迫不及待的在食堂点好几个小炒,约好宿舍的姐妹们搓一顿。

    舍友们吃吃喝喝,有说有笑。

    “用索爱手机听音乐比MP3播放机效果还好……”

    “新款达芙妮牛皮高筒靴出了一双十分底儿的……”

    “我男朋友送给我一个施华洛世奇的豌豆系列吊坠……”

    “以纯比美特斯邦威更适合我……”

    然而,诸多在当时算作是“高端”的话题,欣鑫始终插不上嘴。

    饭后,一帮姐妹们你挽着我,我挽着你,继续着餐桌上的“高端”,说说笑笑的往宿舍走。同住600一年的屋檐下,欣鑫就像是不相干的人一样,低着头,无聊的跟在队伍后面。

    欣鑫渐渐明白,“学习”这个她从小就引以为傲的唯一资本,现在变得一文不值。

    6

    渐渐地,她开始无可奈何、无从下手、无所事事。

    “逛街?玩手机?”欣鑫笑着摇摇头,她心想,“或许,看书是我们这种人消磨时光的工具吧。”

    除了学习,就是勤工俭学。

    她每天会在食堂二楼楼梯口正对着的一个玻璃橱窗里卖豆浆。承包食堂的老板每天给她三块钱饭票。

    其实不给她钱,她也愿意干,在这里她可以透过橱窗,窥视着来来往往的每一个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