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章第3节乡俗民·风  追赶太阳的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一章第3节乡俗民·风 (第2/3页)

饺子。占地现在才知道为什么大小的干部成天家开会,那是统一思想,统一说法,不能乱说,这些工作组的人员回去要汇报工作,老百性瞎说还行。

    吃过晚饭,占地娘收拾了碗筷,洗好后又摆上桌子,放几样凉菜拿出来两瓶酒,泡好一壶茶,放好茶碗,一会儿叔叔、婶子、堂兄弟们要来一起陪着奶奶过年,最早也得半夜之后才能结束。这是规定,一家人喝着酒,说着闲话,等半夜一过好去放炮接财神。(要不说这是迷信,年年接财神,年年吃红薯面,财神带来的只有胃酸,让人烧心)双禄喝口茶“占海(占地的堂哥)你今年十六了吧”“是伯伯”“占地也十五了,你们个两也算是长大了,从今年起,不能再跑着玩荒废了手艺,咱们家世代木匠,不能到你们这一代断绝了。以后下雨阴天的让叔叔看着你们开始练基本功,学习各种工具的用法”木工的工具有、锛子、削平木头用的、用时向下、向内用力,用手压住不然会锛着自己的小腿梁子。斧子;砍平木料和凿子和用开卯榫定钉子。刨子;推平木材、刨光木材,锯;分大锯、手锯、弯弓锯,锯子的用处最多,一后让叔叔给你们讲,还有刻刀、斜刀扁铲、“每样工具都要练熟练精。基本功练好了,至于要做什么东西,我教给你们,家具有不同的样式;不同的尺寸;门窗有图纸,上面有尺寸,总之没有方圆不成规矩。做门窗支模板,你叔叔在行,先学这些粗活吧,当然,要是有定棺材的你们不要上手,让你叔叔自己做,人活一辈子最后一件自己使用的东西,一定不要马虎,不能坏了咱们家的老传统”双禄光顾着说话了,这是村里村外的炮声越来越密集,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唐太宗李世民:“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天不亮就要吃早饭,大年初一的头一天,早饭都是吃饺子,说过多次了,那时没有白面,(只有工作组才能吃上)红薯面加点榆皮面,(榆皮面是从榆树上把皮剥下来,晒干,用碾子碾成面,特别的黏,就象现在的食用胶,不过那是纯天然的)红薯面为什么一定要放榆皮面,因为红薯面的蛋白质含量很底,只有2%。不象小麦面蛋白质的含量在10%---13%。故而红薯面没有劲道,凝固不住,一放到锅里就融化了,人们俗称‘山药面饺子'说是肉馅其实就是在白菜馅里加了点肥油,(过年买点肉,不能炒着吃了,要切成小块,连肉带肥膘一块儿熬出油来,放在一个盆子里,要吃一年,腊月里熬的油能放住)吃过饺子就开始了一年一次的大拜年,先给自家长辈磕头,叔叔婶子一家早就来了,占地娘早把老太太大扮好了,坐在外间屋方桌的东面,北房东为上,老弟兄两个、还有妯娌两、四个人双手作揖、“齐声叫娘、儿子、儿媳,给您拜年”话音未落双膝跪下,一头磕下去,“快起来,都多大岁数了还磕头,靠边,让占地给奶奶磕头”双禄和占地他娘是长子长嫂坐在老太太一边,叔叔婶子坐在西边。小弟兄六个站成一排,占地是老大,站在东面,带头说“奶奶孙子们给您拜年”小弟兄们跪着不动,“奶奶笑着说“起来吧,跪到明年也不给钱了,找你爹要去”这是新规定,小的时候拜年还能赏2毛的压岁钱,长大了到不给了。跟谁说理去。小弟兄站起来,从新作揖给自己的爹娘磕头,再站起来交换一下位置,作揖跪下给“伯伯、大娘、叔叔婶子拜年”“起来吧,占地,压岁钱的事是你爹说的,从今年起,你们都长大了,不给压岁钱。别怪奶奶”“反正是给两毛钱心里更高兴”“去吧,给当家子的老辈子们磕头去,“奶奶要是能活到明年,怎么着也给你压岁钱”一家子说笑着,叔叔领着小弟兄们去给当家子世院本家的长辈和村里走的近、关系好的老人们拜年,一家家的去磕头,有的在大街上遇到了,就在大街上磕,这是一种很好的沟通方式,平常有点小矛盾,通过拜年,就可以化解,“人家来咱家了,也叫孩子们去他家磕个头去”从次两家就会化干戈为玉帛。

    村干部的家里更是络绎不绝,如赶集上庙一般。整个村子,整整一上午,没有一个闲人,都在挨门挨户的磕头拜年,不象城里人,见面说一声“过年好”就过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