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22节新的希望 (第2/3页)
胺分泌增多,血清胺是爱情中,最重要的物质,能让人一时处于,近似疯狂的状态,它是纯粹的爱情促进物,‘情人眼里出西施’,就是因它而起,它会使人无法意识到对方的缺点,爱情是以荷尔蒙为基础的,而非金钱、权利、容貌、社会地位为基础,当然,权色交易者除外。
人们在当地的风俗习惯的推动下,有又一个较长时间的接触,不发生点什么,似乎不合情理,自己家里有个如花似玉的女人(高山出俊鸟,山里人长的俊俏那是一种淳朴的美,不像城里人整天涂脂抹粉,打扮的花枝招展,),也非要在外边找一个才算有本事,在男人找别的女人的同时,自己的女人,也被人找去,而且找的越多,好像越有本事。这也不知道,是从哪辈子传下来的风俗,反正是一代接一代的传着。没人理会它是否有伤风化。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开放的思想,不是受西方社会的影响,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大山外边还有人,这是在极其艰苦的生存条件下,所产生的一种,适者生存的本能。只有多生几个劳动力才能更好的生存下去。
占地来丰润,顺利的定了合同,只是不能包工包料,就是给人家出劳务,也叫包轻工,这种包法利润很小,因为在定额里边的人工费很低,远远赶不上社会上的工人工资,只能加班加点的干,占地没有这样包过,先少找些人试一下,只要能挣够工人的开支就行。占地没有回大同,而是直接回家招了三十来个摸灰工,就算开工了,不是不管燕子这娘仨,在男人的心里,事业永远是第一位的。事业是男人的生命,是男人生存的价值,一个没有事干的男人整天在家里吃闲饭,不行。那叫坐吃山空,老李家没有这种传统,更不能靠女人吃饭,俗话说:‘叫吃软饭’,乡亲们会笑话。所以但凡有点血性的男人都不会那样,那怕自己再苦再累,也要担起养活家人的担子,那个年代的词典里还没有‘啃老族’这个名词,养儿防老是那个年代的传统做法,父母还要靠儿子养活,你年轻轻的啃谁去。在生产队里有专门让老年人干的轻一点的活,只是实在干不动了,才在家养老,不过也活不过几年,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人均寿命62岁,‘人活七十古来稀’。
主体工程已经完工,留下的活外墙抹干粘石,工棚、伙房、厕所,都是现成的,铁道部建厂局是国家一级企业,什么都按照标准来,下午下了火车,原打算让队里派汽车来接,占地觉得离工地不远,还是少麻烦人家,自己走吧,三两分钟的路程。占地去队里报到,石队长迎出门来,“李队长,这么快就到了,先坐一下喝口水,一会咱们去工地,”石队长冲外喊“王工,小刘,工人来了,准备去工地,”“小李呀,来的还挺快,走吧去工地,”刚踏进工地的大门王工就喊上了,“小李叫抹灰班长出来,做样板墙,”铁道部建厂局是由铁道兵各个师,成编制的集体转业为铁道部各个工程局,人家是正规部队转业成企业的正式职工。施工员老王,人们都叫他王工,上中等个,黝黑大脸堂,手里拿一个火车列检员用的一头带尖的小铁锤子,换了根长的木把,平时当拐棍拄着,它是用来敲墙体抹灰面或者是地面瓷砖是否空鼓。标准的陕西人40多岁,占地把几个抹灰好一点的叫出来,一块去工地,‘刚下火车就干上活了,连喘口气的时间也不给。’工人们发着牢骚。
外墙施工都应该在雨季到来以前干完,然后雨季来了,就进室内装修,这样在天冷以前就能把上下水采暖都能完成,一开始供暖就能交付使用。在建筑行业,一环急扣一环。本来早就应该动工的外墙抹灰,却因为上一班人抹的不合格,被辞退掉,所以占地一来就先让他们抹样板墙。‘行家一出手,就知道有没有,’和好砂浆,把十几种不同颜色的石子按比例配起来,一人做一块,石队长,技术员全来了,说是来看样板墙,实际是看占地这班人抹灰的手艺怎么样。有上一班人的教训,这次要格外的严格要求。不行赶紧换,时间不等人,但是,质量更不能马虎。这都是全优工程。几个领导认真的研究这每块样板,石队长指着六号样板说:“这块不错,大家来走远点看看。”“行、好看,”大家迎合着。不管单位大小,都以官大为标准,这样即显的领导有才能,大家又不丢面子。石队长在远处就喊上了,“小李就用六号样板的配比,把别的铲了,留下六号,”说着来到近前,石队长拉住小陈,小后生你再按六号的陪比自己配料,然后再从新抹一块,咱们比较一下。”小陈在这群抹灰工里年纪最小,石队长还是不放心,让一个,他认为最年轻最没有更多工作经验的再考验他们一下。
小陈娴熟的动作,标准的操作流程,不管干什么工作都有它的操作规范,人们常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很快就完成了块,“王工去检验一下,”石队长下这命令,一般的说,做外墙干粘石,是不用检验平整度的,只是检查干粘石表面色泽一致,不露浆,不露粘,石粒应粘结牢固、分布均匀、阳角处应该无明显黑边。分格条勾缝深浅一致。终凝以后无空鼓。可是王工却用两米靠尺像检验墙面抹灰一样,米子行的靠了一遍,转过身来,笑着说:“哦就说嘛,这个抹灰队不错,是个正规的队伍,干粘石能做到平整度这么好,恐怕连哦们局里的那几个老爷兵也难做到。”石队长又过去横着竖着看了一遍,虽然干粘石墙面不用检验平整度,但是人家非要看,作为施工单位你也没办法。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石队长把靠尺还给王工,“小李跟我们回队里,叫上你的材料员,去办领料单,明天正式开工”跟据合同规定,工人到场后,甲方先付10%的生活费,以后按进度分月结算。第二天早上,王工早早的来到工地,“小李把工人们集合起来,开班前安全交底会,”还是老铁路人的作风,提前半小时上班开会。占地把人交出来,站成两排,整整齐齐,“占地做为队长应该先发言,“工人师傅们,今天是我们第一天上班,做外墙装饰,这是个面子工程,我们一定要干好它,为建厂局某队挣光,也为我们自己挣面子,”占地往后退了两步,用手一指,这位是甲方的施工员王工,下面请他给咱们讲一讲抹干粘石规范、以及应该注意的事项,大家欢迎,”所谓的工人,只不过是对农民工的美称,他们的农民身份依然没有改变。
这个城市里没有他们的名字,吃的粮食仍然是在附近的集市上买的,唯一有关系的只是用自己的劳动来换取应有报酬。虽然是农民工,但是,大多数人走南闯北多年在外干活的人,什么样的工程没干过,不要说是一个施工员,有的人连中央首长都见过。人们一点也不怯场,热烈的拍着巴掌。王工往前走了几步,“哦就说吗,小李的带出来的兵,各顶个的都拿的出手,你看这对列站的多么整齐,跟我们当兵那会一样,能不能打胜仗,一看队伍就知道吗,不过我还是要讲一下安全问题,每天开工前,安全员要先上脚手架检验一遍,主要是看有没有探头板,两块架板是不是离的太远,没问题了才能让工人上去,虽然大家都是老师傅了,但是为了工程质量,我们仍然要求要,用一致的工艺流程来干,谁要是还有好多方法,希望现在就提出来,不然就按我说的办法来干。
材料是队上统一配给的,你们只要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