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28节乡愁 (第1/3页)
丰润,是唐山新开发的一个区,周边都是种地的农民,房子好找,在河北中部的农村里,有人租房一般是不要钱的,家里有老人的,过年时买点东西去,看看就行了。只是随着新区的建设,越来越多的,建筑队伍的到来,带家属的肯定不少,农民只是憨厚,但是他们并不傻,知道钱是好东西,所以在附近的闲房子,也有了行市,三间房一个月30块钱,自家院子里有水井,做饭用的柴火,一大垛抽几把随便烧,这些都不要钱,有的人家要点电费,有的不要,那个年代就是点个25瓦的电灯炮,大度数的灯泡子也买不到。
冬天取暖,别忘了唐山有好多煤矿,本地人买很便宜,13块钱一吨,给你送到家,开开大门,你说卸到哪,就卸到哪里。在河北居住,生活成本很低,那里的民风淳朴,一家有事,半道街的人去帮忙,在那个年代,人们的获得感满满,所以人们就觉得很幸福,‘路不拾遗,夜不必户’。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上,也只有三次。第一次是;周文王的‘西岐’,第二次便是,唐代的贞观之治,再有就是,那个时期的,社会主义的中国。‘不患寡而患不均’,这句话很有道理,它强调了,公平的重要性,这也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常念道的理论,和行事的规则。均匀了,便无贵贱之分;均匀了,更无穷富之别。
占地租好了房子,在当地,找了两辆带拖挂的汽车,去大同,连人带货,一并拉回河北老家,临走时,燕子去跟干娘辞别,娘俩抱在一起,哭的拉都拉不开,车装好了,房东也等着锁门,燕子知道,要和干娘分开了,说不定这辈子,就难再见面。所以迟迟的,不肯与她说。司机按着喇叭,俩人恋恋不舍的,互相道着珍重,燕子,把孩子给别人,自己郑重其事的跪下,给这个救命恩人磕头。
赵婶抱过孩子在额头上亲了亲,还给燕子话也不说,推着这娘仨出了门,自己把门关上,再也不开。在场的人,连拉带劝,燕子总算是上了车。司机还问:“李夫人,这是你亲妈?”燕子点点头,都装好了,黑狗在车上,兴奋的乱跑,“把它用绳子栓住,不然半路跳下去跑丢了,”从大同到河北中部,一天的路程,因为要从太行山的北面,穿越过去,走的都是山路,那里还有以段路叫,‘十八盘’山势陡峭,所以,一大早就出发了。
占地娘,抱着老二孙子,左看看,右看看。“燕子生错了,”燕子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一脸惊讶,怎么还生错了呢,占地娘说:“不是说你生错了,是嗨,全乱套了,都是让这老二给闹的,我是说:哪会要是生个闺女多好,跟你长的一样漂亮,”燕子也笑了,“娘,是你说的,不论男女,生一个就行,”儿孙是血脉传承的,虽然没见过面,却好像在哪见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