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44节良禽择木而栖 (第2/3页)
之程,无骑不自往。
春节前,周主任稍信来,让占地晚回去两天,等他一下,其实周主任每个星期天都回来,有时去厂里转一圈,看看就走了,根据工人们的反应,和自己亲眼所见的,这两个人有一定的管理水平,尤其是李经理,好像所有的问题都在他心里装着,不等事情发生就处理了,这一点人们很佩服。所以有时候虽然回家了也就不去厂里,总觉得有这样两个人管理能让人放心。再加上土豆种植和储存,是有季节性的,春种秋收一年一季的庄稼,是有历史以来从未改变过的规律。淀粉加工业要抢时间,土豆存放的时间久了,淀粉的含量会减少,最好要赶在七八月份加工完,所以也不是全年都在加工。
当地的土豆成熟季节在9月中旬到10月中旬之间,在这之前都是空闲期,工人们放假,占地也可以回去几天,看一下他的劳务公司。把用人单位的头头招集起来,在一块做做,当然要带上燕子。李老板是他们合作了好几年的伙伴,“小李,你一走就是差不多一年,你不怕我,把你爱人怪跑了,”占地笑着说:“你没那本事,别看你公司里,也有不少年轻漂亮的,你也只能看看,嫂夫人的管理水平,我是知道的,你说呢燕子,”“你们男人不都是这样吗,只是嘴上说说而已。”是呀,跟自己一起艰苦创业的糟糠之妻,怎么能说抛弃就抛弃呢,人总是有老的时候,总会有年轻的,在一茬接一茬的顶替着,他们那茬人是真正的创业者,知道钱来的不容易,绝对不会乱来的。
周主任提前回家,准备好了酒菜,他要宴请一下,把他从农村里,不在编制的小干部,提升到一个正科级的主任。人们总是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在与人打交道。只是有的人善于表达,有的人不说罢了。周主任虽然是要感恩,但是,话不能那么说,人都有虚荣心吗:“两位董事长,今年一个人,能挣多少钱?”老周看看占地,占地这个人说过多次了,从来不拿钱钱当回事,在他的心里,事业比钱重要。只要能吧事干好,不挣钱也要干。占地并无表情。
周主任见老周不说话,以为他有什么情绪,或者是挣了钱不好说出口:“说吧,现在不比过去,有多少人先富起来,没人要你们的钱,”老周又看看占地,占地知道,就是让他说,也说不到点上,自己先喝了口酒:“挣钱多少瞒谁,也瞒不了主任,我们知道你的做事风格,早就调查清楚了,对吧。”占地又举起杯三人一饮而尽,“我的性格或许你还不知道,只要能带着大伙富裕起来,我们两个挣不挣钱无关紧要,不是吗。”周主任看看他俩,“听这话,两个人是有牢骚了,说说吧,”老周憋的脸通红:“主任说实话,除了应该挣得工资,没有多挣一分钱,我到没什么,就是人家李经理,自己掏腰包拿出来二十万块钱,说真话,就是存银行也得给不少利息。”
周主任是在村里调查了,村民们都说比起来自己种地,收入多了一倍的收成,可是并没有考虑到,两个承包人的收入,老周又说:“县里给的资金太少,加工厂的机器钱,李经理为了剩下钱来卖小猪,只给人家31%的货款,人家不想信,李经理就拿自己公司的,注册资金做单保,把机器赊回来,这是需要冒多大风险,一旦投资失败,他的公司也跟着黄了。”
周主任思付良久,“这样吧,我回县里去,你们的情况反映一下,看看用什么方式,给你们弄点奖金。总之不能光让牛拉车,不给牛吃草。回去后就办,一定会让你们满意。”
周主任放下酒杯,“说下一件事,县里决定,去阴山脚下的铁匠铺村,再建一个同等规模的,加工厂,那边的条件,比这里要差一点,村里没水,人畜饮水,都要去5里地远的地方去拉,那里有地窖存的水。年轻的人们,为了有更好的生存环境,与美好的理想,全出去打工挣钱,都是一家子一家子的进了城,土地大面积的,搁置荒芜,省里有指示,要把荒芜的土地,都种上庄稼,哪怕是种上草也行,不然土地的沙化严重。
每到春天,西北风卷走了,这里唯一的,一点土,侵蚀这有限的土地,人要与大自然宣战,绝对不能让我们的子孙,赖以生存的土地变成沙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