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五五五章 主要任务  影视世界从药神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一五五五章 主要任务 (第2/3页)

几年中,免徭役、加征商税就会被立为国策。

    我做的事难不难?至今为止我遭遇了数十次的袭杀。可结果是什么?是我做的对,连那些想要杀我的人都跟着改变!因为那样他们能赚的更多!

    我不懂打仗,不懂治军,我只明白一个道理,拿多少银子就要干多少事儿。拿了银子不干事儿的,要下去。不仅不干事儿还要坏事儿的,要抄家查办。用心险恶,里通外国,不敬陛下,不尊朝廷的,要杀头!

    如此再做到赏功罚过,公正严明,我想这军队也就治好了。”

    戚继光脸上都是敬服:“谁要是敢说部堂不知兵事,我戚继光第一个反对。部堂哪里是不懂?简直是太懂了!简直是真知灼见,直指兵之大道啊。我敬部堂一杯。”

    谭纶也给出了很高的评价,举杯跟着喝了起来。

    人们反对王言来蓟辽的原因,是不想让王言走上高位,走到已经能影响帝国决策的地步。而不是怀疑,王言是不是能治好兵。

    尽管反对王言来蓟辽的,为朝臣们所用的最多的借口,就是王言不知兵,不明边事,但没人真的怀疑。

    边事再复杂,能有京城复杂么?不知兵,还不知人么?还没有别人知兵么?

    王言在顺天府做出来的成绩有目共睹,就凭着这样的成绩,干什么都不可能差的了。

    再说又不用他亲自上阵,他规划好战略,把边镇的后勤搞好,边军战斗力提升何止三成?具体的执行,那是戚继光这个总兵官的事情。

    与其说王言的任务是治军,不如说是在保证军队后勤的基础上,把戚继光等一大票的中高级军将给收拾服了,保证大明朝廷的权威,执行大明朝廷的命令。

    这才是署理军务的文官的真正职责。做好了这件事,余下的才是智计百出,纵横捭阖之类的加分项。

    如此互相吹捧了几句,谭纶问道:“如今京中情况如何啊?”

    “陛下仙修有成,身康体健,国本安定,世子聪慧。我又离了京城,想来他们现在是你好我好大家好,一团和气,为国为民啊。”

    谭纶当然听出了王言话语里的讽刺之意,不禁说道:“其实有些时候,有些事情,是可以商量的。你就是逼的太紧了,寸步不让,这才闹到了如今的地步,成了实实在在的孤臣。”

    “那话不又说回去了么,我但凡让了,也做不到如今的地步。人呐,就不能开口子,我让了一步,别人也不会感谢我,他们只会想我能不能让第二步。若我不让,人家就会说了,你都已经让了一步,有什么不能让的?底线就这么一步步的被拉低了。既然如此,不如就一步不让来的简单。”

    王言笑呵呵的,“再说到孤臣,又有什么不好?我自做我的事情,踏踏实实的给陛下做事。谁不让我做事,谁阻挠我做事,那就是跟陛下做对,大明律里面肯定有适用的刑罚,规规矩矩就把人给办了,我用得着跟谁结党?

    或者我再说的直接一些,谭部堂,戚将军,也都是位极人臣,威风凛凛了,人脉关系也很多,牵连不少。谭部堂还是早早就支持裕王爷的人,深受裕王爷器重,徐高张对你也多是溢美之词。可我今天把你们二位都给砍了,随便安上几个过得去的罪名,你们说我有什么后果呢?”

    如此杀气腾腾的话,直接给谭纶干没电了。

    因为王言真的不会有什么事。无外乎就是再遭一些弹劾罢了,甚至过来调查事情始末的官员,都一定是敷衍了事的。

    活着的谭纶都不如王言重要,别说死了的谭纶了。

    肯定有人想要借此事弄死王言,但是力量还是太小了。死个谭纶而已,难道还能比王言在京城搞出来的那么多事情更大么?

    王言弄死的人可太多了,真要仔细翻案,他死十回都不够,尽管那些人都该死。但谁会翻案呢?有个像模像样的交代,大家面上过的去也就是了……

    虽然一样也被王言举例子了,戚继光就安稳的多,一点儿别的想法都没有,就在那安心的吃菜喝酒。

    俩文官在那讲道理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