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兵临荡水 (第2/3页)
往荡阴迎战晋军,只留下弟弟石琨率一万兵马镇守邺城。
就在石遵即将出发之际,从北面又传来了好消息,张貉所率的五万援兵也已抵达邺城,如此一来整个邺城地界的兵马,便已达十万人,若是算上辅兵和夫役,可达十五六万人,可谓兵强马壮。
石遵和张貉两人商议之后,为确保邺城的安全,决定以石琨主将,鹰扬将军刘宁为副将,率两万兵马共同镇守邺城。
计议已定之后,石遵、张貉、姚弋仲和张沈等人,共率八万兵马,直奔荡阴而来。
抵达荡阴之后,张貉与姚弋**率六万兵马镇守荡阴城之南的荡河北岸,阻挡晋军北上,而石遵率两万兵马入荡阴城,居中策应,同时负责保障张貉姚弋仲所部兵马的粮草辎重等后勤保障。
六万多兵马沿着荡河北岸一线排开,连营十五六里,准备迎战晋军。
………………
荡阴南面地界,荡河。
此时正是汛期,河水暴涨,河床最窄处也宽三十余米,虽然浅水处不过几尺,但是最深之处达一两丈,而且深浅不一,想要涉水过河很显然不现实。
于是这条小河也成了晋军和赵军的的攻防点,两军隔河相望,分别驻扎在两岸而对峙。
但是晋军的气势明显不如对岸的赵军。
对面的赵军六万多人,外加辅兵和夫役近十万人,在荡河北岸设下了水寨,连营十余里,旌旗如云,甲衣如雪,一眼望不到边。
而南岸的司马珂,则连同辅兵也只有五万多人,设在河岸一带的营寨,不过六七里,只有赵军的一半。
咚咚咚~
呜呜呜~
一阵冲天的战鼓声,还有连绵不绝的号角声,从荡河对面传来,在荡河的上空激荡着,似乎连河水都随之荡漾了起来,
对面的赵军,见得晋军兵少,顿时士气大振,在各自主将的授意下,鼓角声大起,喊声如雷,刻意造成一种倚多为胜的威压气势。
近十万人的喊声,连绵十五六里的号角声和鼓声,的确是极其雄壮,若是普通兵马,的确会被震慑。只是,他们遇到的是从尸山血海之中摸爬滚打出来的北府兵,早就做到泰山崩于前而色不改的气度。
更何况,他们跟随司马珂这么多年,未尝一败,不知斩杀了多少羯人,早就视对面的羯人如同土鸡瓦狗一般,不屑一顾。
司马珂虽然掌控的战兵近二十万,但是能抽出来北伐的兵马的确不多。
沈劲、卞诞、虞洪和纪睦手中的兵马近十万人,要震慑和稳定江南的局面,避免大后方起火。三万天策军要镇守洛阳,防止西面的秦国趁中原空虚而偷袭洛阳,同时也要以重兵震慑豫州一带的士族,防止生乱。夏侯长的神策军要镇守青徐两州,防止慕容燕国在冬季趁渤海结冰渡海攻入青州,同时防止青徐两州生内乱。
他横空出世,所向无敌,却又四面皆敌,处处都得防范和保护,否则治下的黎民百姓就可能遭殃,这也是无奈之举。
他能够抽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