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五章:王庄也要重新清丈? (第2/3页)
不纳粮’的口号,诸多失了地的百姓对此趋之若鹜,奔走相告,纷纷往投闯逆,甚至出现开城迎闯逆的情形。
而朝廷却苦苦相逼,钱粮赋税催缴甚急,百姓种了地,到头来却仍是无粮可吃,所以才弃地不种,宁可远走他乡逃荒讨饭。
这种情形必须要有所改变,才能稳住中原局势,否则百姓离散,田地荒芜,开封又怎能守得住呀?”
“那……这又同王田有何干系?”
“王爷,我斗胆问一句,百姓又是谁的百姓?”
“这……”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日月所及之处,皆是我大明的田土,普天之下,无论身在何处,皆是皇上的子民。
既是皇上的子民,我等自当爱惜,今中原灾祸频仍,百姓深处苦难之中,我等若不加以救助。岂对得起皇恩浩荡。”
看到周王似乎已被自己说动,张诚打蛇随棍上地接着说起来:“王爷,张诚已上书朝廷与皇上,请免河南百姓三年钱粮赋税,好使百姓得以休养恢复,此举实为跟闯逆争夺民心。
为使中原百姓能与朝廷一心,共御闯献逆贼,就要让其能够吃上饭,能活下去才不会附贼,而为了达成此目的,除了开设军屯之外,我还要求各家地主给佃户们减租减息。”
“减租减息?”
“对,减租减息。”张诚解释道:“暂时让百姓们得些甜头,待中原局势稳定下来,咱们剿灭了闯献诸贼,这田地又不会长腿跑喽。到那时,军屯亦可裁撤,田地还是回到王爷名下,租息亦可恢复如初。”
周王的脸上泛起一丝笑意,显然是听懂了张诚的话中之意。
“如今中原局势,还需周王率先垂范,若是连您的王田都重新清丈,更划出一些来改成军屯,那别处的豪绅世宦,就再无话可讲了。”
张诚看周王似乎仍在迟疑,便再说道:“开封之所以能抗住闯逆两番围攻,城中各位官将功不可没,然王爷出钱出粮出力,当为首功,皇上也对王爷赞誉有加。
而今如若能率先做出减租减息,一力稳定中原局势,待到流寇之患平息,论功行赏,还会少了王爷那一份么?”
“好。永宁伯说的很好。”
既然王田一事已经说开,周王也就不再纠缠于这个话题,但却提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