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零九章:避祸趋福之心  织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五百零九章:避祸趋福之心 (第2/3页)

妖言诽谤、煽动乱民之实,本伯自当以治乱之法,处置之!”

    李邦华闻言心中一寒,道:“永宁伯,不可擅动杀念,既有大罪,亦当详审,取得全证,方可处之。”

    “这个自然。”张诚笑着说道:“李先生,适才讲到军屯一事,今中原各州县荒田到处皆有,如不加以耕种,来年必是颗粒无收,而这些荒田之原主,自家既无力耕种,又不愿放给饥民。

    本伯现依朝廷律法将其收归朝廷,放给饥民耕种,来年多少都会有些收成,又可使饥民不再四下流窜,实乃稳定中原局势之良策。

    再有袁、罗两部淘汰下来的士卒及眷属,也须分给田地,加以安置,可田从何处来?还不是要从这些荒地里出?难道两位先生还有更好的法子嘛?”

    永宁伯接连三问,李邦华和凌义渠皆无言以对。

    他二人沉默片刻后,李邦华出言道:“只可限于荒田。”

    “不然……”永宁伯神秘一笑:“荒田才有多少?因贼乱,许多田地以难寻其主,总不好就这样一直撂荒闲置,自然是要纳入军屯啦。”

    凌义渠闻言一动,道:“田主或许逃难别处,中原稳定,原田主归来,又当如何?”

    “不管怎样,三年之内,不可收回。”

    “啊!”

    张诚笑了笑,又道:“本伯已奏请朝廷和皇上,免去河南一省百姓三年钱粮赋税,以及此前所有欠缴的钱粮赋税。”

    “啊。永宁伯宅心仁厚,实中原百姓之福。”李邦华出言赞道。

    “不止于此。”

    “永宁伯,此言又是何意?”凌义渠追问着。

    “除了开设军屯,以安民、供军需,及请免三年赋税外,本伯还传令在河南全境清丈田亩,施行士绅一体纳粮,以供剿贼之需。同时,还要在河南全境,一体施行‘减租减息’之策。”

    “士绅一体纳粮?减租减息?”李邦华和凌义渠同时重复了一句,又互相望了望对方,眼中满是疑问。

    “对,就是‘士绅一体纳粮’和‘减租减息’。”

    “永宁伯,你是疯了吗?”凌义渠说这话的时候,手都在发抖。

    “凌先生何出此言?本伯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