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德薛禅耶律楚材 结伴谒长春真人4  成吉思汗的动物军团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德薛禅耶律楚材 结伴谒长春真人4 (第2/3页)

 “我也赞成。”耶律楚材也附和,“嘤其鸣矣,求其友声。我有一个建议,你们两位长者,一位是游牧民族的智者,一位是农耕民族的智者,见面也确实不容易,不如各留一首诗,彼此都惠存起来,让后人知道会晤这件盛事。我这个晚辈,也写一首吧,好沾沾两位的光,希望后人通过诗,也知道有我这么一个人存在过。”

    “好,如此甚妙。不过,年轻人,也别自谦,你也是渔猎民族的智者啊。”真人立即叫醒隔壁睡得正香的两个弟子,一个开始磨墨,一个重新煮茶。

    耶律楚材很快就写好了,诗是这样的:

    光作箭来月作弓,

    东南西北自此同,

    君王了却苍生事,

    共浴清辉岂梦中。

    接着,德薛禅也写好了,耶律楚材帮着念道:

    羌管鸣笳次第怨,

    那堪老马犹嘶风,

    草原兵燹何时止,

    琴声似水月明中。

    长春真人也写好了,待两位客人的念了之后,才拿了出来:

    兔去乌来西复东,

    韶华几度夕阳红,

    浮生一梦两嘉客,

    莫笑煮茶话骏雄。

    三人相互看了,简单地探讨了一下,得出以下的结论:耶律楚材毕竟年轻,廓落有大志,诗也有新意;德薛禅亲历过战争和屠杀,悲悯之心跃然纸上;长春真则主动承认,诗落了俗套,比两位客人差,仅仅只是记事而已。

    阅历不深的耶律楚材,没有看出长春真人的苦衷,而德薛禅却很明了。

    道家追求清静无为,作为有非凡影响力的长春真人,当然也有苦衷,不便表露自己的心迹,只能以敷衍记录的形式,随意写了一首而已。

    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