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一章:穷的抠脚,只能拍爆款剧了 (第2/3页)
初跟着余振晁那种“师傅带学徒”模式的,也有是自学的,甚至还有一开始是写网文的。
讲真,丁炙在他们编剧圈子里,其实也是一个非常神奇的人物。
作为一个顶流艺人,身上却有着编剧的标签。
要知道,写出《窥探》、《隐秘的角落》,短片《调音师》的人同时还是一个专业的演员这件事情,是一件非常不可思议的事情。
说实话,一开始丁炙在三年前被传出抄袭的传闻时,编剧的小圈子里又很多人都觉得挺像那么回事的。
毕竟只有他们才知道,要写出一部原创的爆款剧,到底是有多么地难。
《窥探》里的编剧手法对于故事的结构,布局和台词又是多么地老练。
而那么一部爆款剧是出自流量明星之手对于他们来说,多少带点荒谬感。
但是后续确实打了一波那班编剧的脸,而后续的《隐秘的角落》,相同的黑暗流格调,不同的风格,更是让丁炙这个名字在编剧界成为了一个非常特别的代名词。
接下来的时间,就是丁炙“批改作业”的时间了。
说白了,swag工作室既是他的一大半工具人,另一方面,也是九爻传媒的“技术储备”的底子。
要培养他们这班有天赋的新人,其实也是应有之义。
而这五个人,不愧是李峰精挑细选的新人,基本都有那么一套想法,虽然叫出来的“作业”和丁炙脑海中的并不尽相同,但时而也有一些突发奇想,让丁炙也为之眼前一亮。
而这现在会议室里的五个人,不,包括李峰在内的六个人来说,丁炙无疑就是一尊大神。
尤其是李峰,作为丁炙使用得最久的工具人,再也没有人能比他更惊叹于丁炙那脑瓜子里的奇思妙想了。
天马行空得来,落到实处时有往往逻辑严谨,而且恒可怕的是,虽然都是悬疑题材,却充斥着不同的风格,就像是丁炙一个人的脑袋里装着无穷无尽的脑洞一般。
转眼间,一上午的时间转瞬即逝,从“检验成果”到后面也变成了讨论大会。
从人物的动机,再从一句一句台词的磨,五人众都在热烈朝天地讨论着。
而丁炙有放下他们,从会议室拍拍屁股,继续赶往下一个行程。
下午他还要去见另外一个人。
那就是麻豆传媒的吴孟霞。
谷躹说来也神奇。
会议室。
会议桌周围坐了一圈,包括那个在电梯间那个有些憨憨的眼镜男,一共三男两女,不多不少刚好是五个人。
那几个年轻人,就是九爻传媒的编剧团队了,主管他么的是丁炙的最早工具人李峰。
说实在,正如电梯间里眼镜男所想。
编剧专业毕业的,真要专业对口地找工作,并不是易事,更别提编剧这个行业,除了顶尖的头部编剧,大部分都是处于影视行业最不受重视的范畴。
甚至所谓的“半年写稿,半年讨薪”都是编剧的常态。
而九爻传媒,在创立之初,首先最重视的,却也就是编剧团队。
当然,丁炙并无意说什么改变编剧在娱乐圈里的地位啥的大志向,这玩意儿其实就是大环境所造成的,内娱的大环境下,编剧不受重视有很多的主因。
不过,他不改变大环境,九爻传媒却可以由他来做主。
随着公司正式运行,以输出影视内容为前期主要传略的九爻,必然不可能像以前那样,所有剧本都由丁炙全盘输出。
即便他在《药神》里可以身兼数职,既当主要编剧,也当制片人,还当导演,而且还是男主角。
让所有知道内情的人都惊为天人。
但这种体验,他短时间内可不想再来第二遍了。
一天只睡三个小时,纵然是他精神抖擞异于常人,同样也会累。
所以首先就有了SWAG工作室的出现。
其实嘛,编剧工作室其实也不是啥新鲜玩意儿。
像是今年和《红海行动》一同上映那部《这个凶手不太行》的出品方开心毛豆,就有着国内十大编剧团队之称的毛豆编剧工作室。
这家公司出品的戏剧再国内已经成了一个标杆,其中的底气就是那个有着多年戏剧舞台经验的演员和强大的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