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8章双线封锁,对唐战略 (第2/3页)
预他的目标点。
如此一来,韩信想要实现包抄的难度就高了很多。
再加上,玄甲铁骑作为李世民倾力打造的一支王牌兵马,其战力确实是所罕见,高顺虽然在韩信的军中。
但是,高顺的陷阵营只有三千人,可执行不了单独抵抗玄甲铁骑的重任。
相比戚继光和韩信的第二战线,薛仁贵和李牧的第一战线推进起来就困难重重了。
除了李唐主动放弃了的辽西之外,辽东与玄菟郡,李光弼成功的实现了他们的作战目标。
利用这两地的城池重重防守,设立层层防线,不求能够守下这几块地盘,只求战争打到李唐本土之前,尽可能的消耗晋军的兵力。
到了年底的时候,李牧与薛仁贵虽然已经基本收复了幽州除去乐浪之外的其余郡县,但是,他们也付出了四万多兵力的伤亡,而李光弼付出的损失却不足两万。
但是,之后的战争,才到了这一战,真正困难的时候。
接下来,所要面对的就是李唐北部险要的山城了。
而随着时间进入到了一年之中最寒冷的时候,薛仁贵与李牧并没有着急着发动进一步进攻。
甚至,就连大晋朝堂上也不着急。
李翔不可能为了着急打下李唐,就完全不顾将士们的性命。
毕竟,随着这一年即将过去,常遇春已经完成了他的承诺,结束了东南亚地区的战争。
南线的战场,仅仅只剩下白起和贵霜帝国那边的争执了。
故而,这个时候,大晋不必急于这一时片刻。
乾元元年十一月的时候,当收到各个战场上战报的时候,李翔就决定采取管仲和诸葛亮之策,暂缓对于李唐的攻势。
李牧与薛仁贵的兵马采取半军半农的方式,重新耕种因为人口被迁移走荒废的幽州东部的农田,尽可能就近解决一部分大军所需的粮草,余下的那部分,再从中原以及关中地区走河路,海路进行调动。
并且,从人口最多的关中地区,对于幽州地区进行移民,补充收复的辽东、辽西等郡的人口,恢复这几个地区的生产。
并以此,封锁李唐西部,将其封锁控制在本土地区。
薛仁贵与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