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0章完颜降清,耶律分家 (第1/3页)
不说性格上的因素,光是作为君主,投降了之后,有哪一个有好下场的?
别人可以行,但唯独他不能投降。
可是,对于拓跋珪这种要赌上一切的疯狂想法,拓跋宏却并不认同。
无疑,作为开国之君的拓跋珪,和作为改革之君的拓跋宏,他们都是北魏历史上最杰出的君主。
但在他们两个人的身上,开国之君与继承之君的不同,已经显露了出来。
于拓跋宏而言,他自己可以宁死不降,但是,他自己战到最后一刻直到战死,不代表他就要赌上全族的性命,甚至堵上草原上所有子民的性命。
故而,从这一刻开始,拓跋珪与拓跋宏之间的分歧产生了。
同时,为了避免拓跋珪真的将全族人的性命,真的将所有草原子民的性命都赌上去。
拓跋宏一面亲自安抚拓跋珪,一面让他的慕僚东方忌联络了郭药师、达奚武、奚康生、贺娄子干、邢峦、贺拔岳、李崇等十名拓跋魏的臣子或者是将军。
从三年疫情之后,拓跋宏主持与拓跋魏的经济恢复,执掌朝政这么多年,怎么可能没有自己的班底?怎么可能连几个亲近的人都没有?
只不过,拓跋宏几番试探,都没有让拓跋珪改变他的主意,故而,拓跋宏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之下,终究还是走了他最不想走那条路。
于八月中旬,拓跋宏将元赞、元育、元天穆、拓跋仪、乙瑰、于栗碑等人在牢狱之中释放,并悍然发动政变,由于这一年是拓跋魏的灭亡之年,故而,后世史书称这一场政变为魏末之变。
政变初期,拓跋珪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但是,在山狮驼、左雄等一众护卫的保护之下,再加上又得到了完颜撤改的接应,最后还是让他逃出了王庭。
正常情况之下,如果事情发展到这里的话,拓跋宏这一场政变只怕多半要失败。
毕竟,拓跋珪可是名正言顺的皇帝,有大义之名,而且,拓跋珪在军中的欲望甚高,被他逃了出去,很快就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