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4章北方三营,备战元蒙 (第2/3页)
州皆是北方大营的防区,甚至由于李唐还没有灭掉,徐承的五万水师同样要暂时受到薛仁贵的管辖。
由于东南亚之战已经结束,徐承的五万水师已经不必在东南亚继续作战,因此,将他们调回了徐州。
除此之外,原本韩世忠的黄河水师驻地,也调动到了青州。
由韩世忠与徐承二人,配合薛仁贵日后对唐作战需要。
至于戚继光,则是返回长江,做好下一步的对于夷洲的作战准备。当然,在此之前,要先恢复长江水师的兵力。
和李唐水师那一战,战略目标很成功,背后的代价却是打了一个两败俱伤。
而且,之前东南亚的海战之中,已经足够证明了徐承对于伍子胥的能力的相对不足,连续几次被人家以少胜多。
也就是徐承虽然仗没打赢,但至少战略目的没输掉,成功保障了常遇春的后勤,帮常遇春把粮食运过去了。要不然的话,被贬的人又要多一个。
所以,下一阶段针对夷洲的作战,还是得交给戚继光这个水师第一大将。
再则,虽然说对李唐的作战要缓一缓,接下来以封锁为主,可陆地上缓一缓,却不代表水上也要缓一缓。
薛仁贵和韩信他们固然是以封锁为主,但韩世忠与徐承接下来还是要承担作战任务的。
封锁是下一阶段的主要手段,但不是唯一的手段。
海上袭扰,打击李唐国内的经济与生产,同样是一个手段。
同时,韩世忠与徐承接下来也要持续的走水路,打击追杀李唐的水师残余力量,最为重要的是,不给对方水师恢复的机会。
李唐的五万水师被打的只剩下1万,就连主将李舜臣都折在了那一战,而韩世忠与徐承两只水师加起来八万的兵力,这种优势之下,如果他们还做不好任务的话。
那么,李翔就该考虑他们是不是仍然适合这个位置了。
而北方大营下辖的三十万兵马,现阶段,李翔的计划是包括十二万的骑兵以及十八万的步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