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6章运河三利,御史相阻 (第3/3页)
原总算是能够休养生息了,但没曾料到,三年疫情也波及到了他们,虽然情况没有北方那么严重,但是,却依旧在他们千疮百孔的身上,狠狠的又扎了一刀。
这么多年以来,中原百姓受的苦太多了!
这放在全天下之中,都是排在最前面的!
如今好不容易经过五年的休养生息,状况刚刚是好上了一些。
可是,如果要开始修运河的话,那中原又是一个绕不开的问题了。
故而,严可求出列忧心忡忡道,“陛下,李御史所言,句句肺腑!国库虽因统一稍有盈余,但支撑如此浩大工程,必然捉襟见肘!征发民夫,则误农时,恐致粮荒!”
也就是如今有了马铃薯这样的高产粮,而且南方引入了占城稻之后,水稻还是一年两熟,甚至是有的地方能够达到三熟。
要不然的话,严可求就不是描述为恐致粮荒,而是必致粮荒了!
说到底,有了这些高产粮之后,其实仅仅只是一个项目,是能够支撑得住的。
但是,奈何国家不止这么一个项目!
再则,内部虽然统一,但外部还有草原虎视眈眈,还维持了将近两百万的军队。
其中,还有超大规模的骑兵!
在这种情况之下,就算是有这些高产量粮在,也撑不住呀!
“若再增赋税,百姓不堪其苦,恐生民变!南洋新地,本就不稳,再强征其民服役,无异于火上浇油!臣以为,开发南方、沟通南洋,当缓图之。”
“或可先稳固海路,或分段、分年小规模疏浚旧有河道,徐徐图之,方为上策!”严可求继续阐述道。
严可求的建议,虽然总体上偏向于李纲,但还是切中李翔的心思的。
毕竟,严可求并没有直接否决这个工程,而是要缓缓图之。
而这一点,也非常切合李翔的心思。
这个工程关乎国家的统治稳固与否,势必是要开启的。但是,却也绝对不能够将几代人的事放到一代来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