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暴风雨前的宁静 (第2/3页)
    李杰依照常例,来到宝慈殿给太后请安,这几乎是每天的日常,早晚各一次。
    拜见过后,李杰还是劝了劝刘娥。
    “大娘娘,还请节哀。”
    刘娥叹了口气,点头道。
    “官家有心了,大娘娘没事的。”
    就在这时,刘娥又想起了刘美之前的提议。
    收养宗室子,入内陪官家伴读。
    刘美是什么心思,刘娥岂会不知道。
    所以,她一直没有下定决心,也就没有召两府大臣入内廷议。
    如今,刘美已逝。
    刘娥的心思就愈发的澹了。
    严格来说,收养宗室子并不是一步好棋,官家现今虽然年纪不大,但也过了夭折的年纪。
    未来只要不发生意外,官家顺顺利利的长大肯定是没问题的。
    何况,刘娥也狠不下那个心。
    李杰继续关心道:“大娘娘,您今日的气色看起来不太好,要不要召御医看一看?”
    言罢,他目光一转,看向了一旁的林氏。
    “乳母,明日记得宣御医来宝慈殿一趟,别忘了。”
    “臣记下了。”
    林氏轻轻颔首,微微一礼。
    紧接着,李杰又在宝慈殿内待了一会,跟刘娥闲聊了一阵,直到暮色降临方才离开。
    望着李杰离去的背影,林氏颇为感慨道。
    “娘娘,官家真的是长大了,知道体贴人了。”
    这确实是她有感而发,国朝虽然是以孝治天下,但像官家这样每天早晚问安两次,且风云无阻的情况,确实不多。
    尤其是近几日,官家每次留在宝慈殿的时间都会长上几分,言语间也没有刻意去提安慰的话。
    反而是聊一些日常生活的琐事。
    “是啊。”
    刘娥喃喃道:“六哥确实是长大了。”
    她口中的‘长大’和林氏口中的‘长大’却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
    不过,林氏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另一边。
    宫道上,张茂则提着宫灯走在前面,李杰紧随其后,步行赶往福宁殿。
    李杰如今在宫内出行,已经不乘舆、辇等交通工具,而是靠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