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九十八章 御前策评 (第3/3页)
秦皇汉武,皆是乾纲独断的主,在他们手底下做臣子,几乎和应声虫无异。
    君权太盛,臣子能做的事太少。
    片刻后,李杰翻到了最后一页。
    考官们倒是懂事的,估计猜到了自己不喜欢类似的言论,只给了王素一个五等的评价。
    如此一来,既达成了目的,又不会得罪官家。
    毕竟,王素是特殊的,人家是名相王旦之子,王旦又新丧不过几年,于情于理,都该让王素通过此次制科。
    紧接着,李杰微微抬头,看了一眼台下的朝臣。
    有谁参与了此事?
    刘烨?
    他是御史中丞,负责言路,肯定有他一份。
    不过,刘烨有没有同旁人合谋,那便不得而知了。
    即便发起者没有联系刘烨,这一票,他也投定了!
    职责所在嘛。
    王素的策问抓着言路阐述,作为御史中丞,无论如何,也该投王素一票。
    晏殊?
    应该不至于。
    这位老师,他最了解,不到万不得已之际,绝不会主动战队。
    毕竟,立下一份这样的人设,可不容易。
    周起?
    料想他不会这么做。
    周起是寇准的人,如果没有寇准的授意,他绝不会参与进这等事。
    至于,寇准会不会授意?
    肯定不会!
    寇准刚刚归朝,没理由,也没必要触霉头。
    沉吟片刻,李杰收回了思绪。
    不论王素背后站着的是谁,他都无所谓。
    以势压人,即可!
    天下大势,在君而不在臣。
    连续战胜夏州李氏,以及契丹,大宋一扫积弱的名头,任谁也不敢在这个时候跳反。
    并且,最最重要的是,这两场战争,虽然一定程度的影响了民生,但战争结束的很快,没有成为持久战。
    因此,影响一直持续可控。
    少顷。
    李杰提起朱笔,将王素的五等,改成了四等。
    为君者,当大气一点,没必要小肚鸡肠,某些人想借王素之口,发发牢骚,就让他们发。
    反正又不会影响到朝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