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 稳中向好 (第1/3页)
    正月,一元复始,本来是个极为喜庆的日子。
    但新年才刚刚开始,官家就罢免了一位宰臣,并且被罢免的还不是备受争议的首相寇准。
    而是次相王钦若。
    事情发展到现在,哪怕是嗅觉再迟钝的人也明白了一件事。
    寇准得到了官家的强力支持!
    正月末尾,随着两道诏书相继发出,反对派们更加证实了这一猜测。
    头一份诏书是,拜参知政事王曾为相。
    紧随其后的便是召回王曙,复其为给事中,拜参知政事。
    如此一来,朝中格局大变。
    宰相寇准,次相王曾,参知政事任中正、王曙,四个至关重要的位置中,仅有任中正一个,不算是寇党之人。
    寇准一系独占其三!
    看到这种局面,很多人都不明白,寇党膨胀成这样,难道官家不怕寇准别有用心吗?
    毕竟,寇准可是有前车之鉴的。
    天禧年间,寇准有胆子废皇后、迎太子,彼时,寇准一系的势力和现在可没得比。
    难道官家不怕被寇准架空吗?
    然而,李杰并没有给旁人解释的习惯,外界的纷纷扰扰,根本就影响不到他。
    他不是宋真宗,也不是大宋战神。
    初时,行平衡之策,只是权宜之计。
    如今,他大势已成,压根就不怕台下的那些小动作。
    指望文臣造反?
    十年都成不了事。
    只要牢牢把握住兵权,李杰不惧任何挑战。
    况且,他自问还是有些识人之明的,寇准、王曾、王曙等人,再怎么也不至于造反。
    相比于这些,李杰更关心王钦若罢相造成的影响。
    事实证明,王钦若罢相带来的影响大部分都是正面的。
    王钦若的倒台,狠狠地震慑了反对派们。
    反对派的手段看似无脑,但这群人的嗅觉往往也是很敏锐的。
    一看到空前的支持力度,反对派中的聪明人就开始想着往后退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不退?
    总不能亲自下场吧?
    没看到宰相都被官家给拿捏了吗?
    王钦若被罢相的理由是什么?
    儿子贪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