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冰雹猜想 (第2/3页)
    这是他们浙大走出来的学子!
    北大?
    还行吧,也就那样。
    先赢,不叫赢!
    他们浙大有机会后发制人!
    浙大数院能不能崛起,全靠‘东升’这小子了,院里、校方都对这小子寄予厚望。
    本来嘛,校方准备跟普林斯顿联系联系,给‘东升’安排一个双校联合培养计划。
    硕士阶段在浙大,博士阶段在普林斯顿。
    这么做,履历既好看,又能去顶尖大学学点东西,不过,这个规培方案被李杰拒绝了。
    国外求学,完全没必要。
    眼见正主不乐意,浙大也乐见其成。
    真放去了普林斯顿读博士,他们还担心李杰一去不回。
    毕竟,这样的先例太多。
    国内外的科研环境,确实存在客观上的差距,尤其是基础科学领域,国内对这一块的重视度,稍微有点不够。
    不重视的原因,也不是什么乱七八糟的原因,只因性价比太低。
    一如电动车和燃油车之争,在燃油车领域,欧美、日韩的先发优势太大,想要超越,至少需要数十倍的投入。
    而在新兴领域,大家几乎处于同一个赛道,欧美日韩顶多起跑顺位更好一些。
    差距没有想象中的大。
    同样的投入,效益更高。
    这才是国内基础科学受到冷落的重要原因,其他什么学阀、体制之类的原因,都是次要因素。
    “以上就是全部。”
    “谢谢大家。”
    话音刚落,现场响起了连绵不绝的掌声。
    交流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如果发现点什么就死死地捂在怀里,人类哪有现在的进步。
    当然。
    真正事关国运,即刻见效的好东西,肯定要捂在怀里。
    就像可控核聚变。
    那东西,谁要是有突破,绝对不会分享出来。
    谁掌握了能源,谁就是下一个时代的王!
    可控核聚变,也是李杰这一世的终极目标,花个二三十年,把这玩意肝出来。
    二三十年,看着很长,其实已经很快很快了。
    因为可控核聚变的前置科技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