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江河日下 (第1/3页)
    京西木材厂。
    从总厂开完会回来,李杰都有点无语了。
    都是个什么事啊。
    一分厂、二分厂跟他有半毛钱关系?
    那两个厂长明里暗里的挑刺,真当他听不懂?
    暗搓搓的暗示三分厂破坏团结。
    脸,真大。
    比面子果实持有者香克斯还大。
    不过。
    李杰懒得答理他们。
    倘若总厂拉偏架,大不了辞职呗。
    一个小厂长,干不干,压根无所谓。
    都80年代了,还搞70年代的那一套。
    大人,时代变了!
    扣帽子,不管用。
    好在总厂领导看得清,没有拉偏架。
    不然的话,李杰撂挑子不干,直接原地下海。
    80年代,干啥不挣钱?
    随便摆个路边摊,工资都比工厂高。
    当然。
    真下海的话,现在也不是特别好的时候,再过个几年,等市场经济进一步放开,那才是黄金年代。
    后世功成名就,吃到时代红利的那帮人,大多都是85后左右下海的。
    转眼,又是一年。
    陈焕跟李雪的婚期定了下来。
    10月2号结婚。
    这桩姻缘,陈父陈母无限看好,在他们看来,李雪这姑娘比林平平更合适。
    是个过日子的好媳妇。
    上得厅堂,下得厨房。
    同样的,李雪家里也很看好陈焕。
    踏踏实实,不乱折腾,学识不错,谈起经济政治,都是一把好手。
    这一点,李父看的很清楚。
    经济学的学者,必须要懂政治。
    如果不懂,那就是纸上谈兵,连门都没入。
    不论国内国外,皆是如此。
    恋爱期间,陈焕也没忘记学术,过去这一年,他一连发表了五篇高质量的论文。
    主要讨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问题。
    他的沦为在学术圈子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有人,赞同。
    有人,嗤之以鼻。
    有人,大骂他是走资派。
    反正动静不小。
    在部分人眼中,陈焕俨然是冉冉升起的学术新星。
    视野开阔,功底扎实,既有一定的前瞻性,又不是太过激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