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过个肥年 (第3/3页)
 她没意见,庄赶美夫妇意见大了去。
    庄家老太爷,那真是老太爷,一股子封建大家长味,指望他干点活,那是不可能。
    老太太不在,家务活全落在了庄赶美媳妇身上。
    他媳妇不敢说老头子,那就把起洒在庄赶美那里。
    天天晚上催催催,骂骂骂。
    最后。
    庄赶美实在摒不住,连请两趟,老太太才‘恋恋不舍’的走了。
    这天,宋向阳又提着一点水果上门了。
    “你啊,下次别带东西来了。”
    看到徒弟拎着东西过来,林武峰摇头道。
    “你都还没结婚,有钱存起来留着娶媳妇。”
    任何时代,结婚其实都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现在城里流行的‘三转一响’,哪个便宜了?
    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有一个算一个,没一个是便宜的。
    结婚不说都配齐了。
    一样总得有吧?
    自行车是保底。
    虽然现在工人的待遇高,但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想要攒一辆自行车,也不是那么简单。
    “师傅,广播里说小孩子多吃水果好。”
    宋向阳避而不谈道:“冬天了,也没别的,就买了点苹果,不值几个钱。”
    如果是普通上门,宋向阳就厚着脸皮不带东西了。
    但今天不一样。
    他今天是有事相求。
    前不久,他的一个同学返城,先是去知青办,只是左等右等,也没等到接收单位。
    没有单位。
    那就没有收入。
    70年代待业青年的苦,后世人怕是不懂。
    进屋坐着聊了一会,宋向阳道明来意。
    “师傅,我们厂里还要人吗?我一个同学,他回城等了有两个月,也没单位接收。”
    “不要编制,临时工都行。”
    正式工和临时工的待遇,那是天差地别,临时工既没有住房分配,也没有医疗保障。
    不过,在知青返城的大背景下,一个临时工作,也能让知青们抢破头。
    “我们组里的情况,你也知道,人员满了。”
    林武峰坦言道:“其他组的事,我也管不了,这样吧,回头我帮你问问。”
    “谢谢!谢谢师傅!”
    听到后面那半句话,宋向阳连忙起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