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扬名 (第1/3页)
    李杰人还没回家就一连接受了好几家媒体的采访。
    80年代正是气功热的开端。
    1979年3月11号,《川省日报》在头版刊登了一篇报导。
    《大足县发现一个能用耳朵辨认字的儿童,有关研究部门已采取措施,对这一现象进行科学研究》。
    这篇文章一经发出,顿时一石激起千层浪。
    全国多地的报纸纷纷进行转载,连老美、香江等地的报纸都进行了报道。
    这篇报道也拉开了浩浩荡荡的特异功能研究序幕。
    各种天才、神童,层出不穷。
    不过。
    跟耳朵识字相比,李杰以九岁不到的年纪,力战多位围棋国手,豪取冠军的新闻,明显更具说服力。
    那是真刀真枪杀出来的。
    温市当地报纸、浙省省报、电视台,纷至沓来。
    回到苏省,先是去了机关办了一场庆功宴,省报、省电视台又进行了一次采访。
    接着,金陵当地的报纸、电视台也来了一遍。
    回到姑苏,那更是轰动全市。
    火车站月台、门口全部挂上了横幅。
    喜报、恭喜、热烈祝贺的开头,屡见不鲜。
    奖励也是拿到手软。
    首先,全国赛的冠军奖金有三百块。
    不是微信转我三百块,而是现金三百!
    三百,其实不少了。
    现在流通的是第三套RMB,没有一百面值的纸币,最高是10块钱的大团结。
    足足三十张!
    其次,省里又发了200块奖金。
    回了姑苏,市里又奖励了一百块。
    区里奖励了五十块。
    棉纺厂内部又发了200块。
    零零总总一共收到了850块的奖金。
    而这,只是现金奖励。
    省里得知他年底要去日本参加中日对抗赛,又额外发了200美金的特殊津贴。
    另外,他现在还在省围棋队挂了名,每个月有50块的补助津贴。
    八岁多就吃上了皇粮。
    如果不是姑苏市没有专门的围棋代表队,他还能吃两份补贴。
    市里虽然没有提供补助津贴,但奖励了不少票据,价值最高的是一张电冰箱票。
    其他什么自行车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