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三百五十一章 (第2/3页)
则更喜欢芸芸众生!
他喜欢一切发生在这个宇宙的一切。
嗯,严格来说,他喜欢戏剧!
古今中外,观看戏剧是民众常见的娱乐活动。在古代,四季农余节庆、联谊聚会、喜庆宴客时,戏剧可欢乐助兴;在宗教、教育、文化等社会活动中,它在娱乐的同时能传递民族意识、道德观念与历史文化,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古代社会的祭典活动,像岁时节令、神明诞辰、寺庙庆典、祭祀、婚丧等场合,常有戏剧演出。尤其是宗教信仰相关的传统戏剧,是民间宗教的重要活动。从教育功能来看,戏剧的主题常包含才子佳人、神仙鬼怪、英雄将相、忠臣孝子等,在古代起着寓教于乐、传播礼教的作用。而在经济方面,戏剧活动能吸引人群聚集,为商人提供更多的货品买卖机会。如今,影音科技发达,影视剧节目成为人们忙碌之余的休闲喜好之一,是常见的娱乐方式。从戏剧的心理功能上来看,戏剧可纾解压力。其题材源于现实人生,观众能对剧中人物心境感同身受,从而抒发内心的情绪,或是获得心理补偿。
心理投射是心理学上的一种防卫机制,指个体将内心的感受、思想或特质投射到其他人或事物上。在观看戏剧过程中,观众常常会把自己的情感、经历或心理状态投射到剧中角色与情节中。例如,当观众自身经历过挫折与奋斗,看到剧中主角在困境中顽强拼搏,便容易产生强烈的共鸣,仿佛看到自己的影子。通过这种投射,观众能够将内心的冲突及情感释放出来,并进行深入的探索与处理。
戏剧犹如一面镜子,反映出社会的各种面貌以及人们最真实、深刻的情感与思考。它不仅仅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更是一种能够引发观众深度情感共鸣的媒介。观众在观看过程中,会随着剧情的发展,自然而然地进入角色的情感世界,体验到各种复杂的情绪,如喜悦、悲伤、愤怒、无奈等,从而增强自身的情感理解能力与同理心。戏剧所呈现的复杂情节与人物关系,为观众提供了各种视角去理解人类行为和心理。观众可以通过分析剧中角色的动机、决策过程以及行为后果,来增进对社会与心理现象的认知。比如,一部探讨家庭关系的戏剧,能让观众反思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与行为,进而促进情感表达、提升自我觉察能力,并有助于在现实生活中解决类似的问题。
而且这一切都源于戏剧性!
什么又是戏剧性呢?标准解释是情境中人物心理的直观外现,也就是角色人物心里怎么想?我帮你通过背景、独白、冲突给表现出来,给你一个上帝视角。但是广义来看,其实戏剧性是一类让你沉迷的元素组合,最常见的就是各种转折,还有就是小概率的幸运和不幸,夸张和反讽等这些现实里不太见到的东西。在网络里,你可以感受各种大开大合的英雄和小人,也可以领略千奇百怪离奇诡异的人生,这些极大的刺激了你的大脑,让你像吸毒一样上瘾。当然荧幕中,舞台上也是如此,你跑去看那个舞台,就是因为舞台上聚集了各种戏剧性,能让你的平凡生活在短短一两个小时里,感受到其他美丽色彩。
在戏剧艺术中,情节张力被视为引发观众情感共鸣的关键因素。它通过巧妙地设计情节起伏、冲突与转折,不断激发观众的期待与好奇,进而牵引着他们的情感走向高潮。这种张力不仅推动着剧情的发展,更是激发观众共鸣与沉浸的重要力量。
我们常把这一要素简称为“出事了”!编剧在故事伊始,往往描绘一种平静或日常的生活场景,然后巧妙地引入一个突发事件!这一引爆点会产生怎样的效果呢?它如同一块巨石投入静水中,瞬间打破平淡,将常态生活引入非常态的紧张氛围。常态往往缺乏戏剧张力,难以吸引观众的目光,而引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