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千三百五十三章  美剧大世界里的骑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二千三百五十三章 (第1/3页)

    所以相对于死亡的扭曲,永恒已经相当的nice了。

    实际上永恒才是神灵的榜样!

    一个全知全能的存在,却并不介入世界的运行!还有比这个更完美的神灵么?

    当然,永恒也不全然不干涉世界,说到底它都是一个个体存在,虽然它的存在超越了所有维度,但本质上依然是有情绪的个体,自然它也有思想,有思想自然有选择。

    于是永恒祭坛出现了。

    永恒看戏归看戏,它也会给‘演员’喝彩献花!

    永恒祭坛就是这样一个地方。

    前提是,永恒需要看到能够让自己开怀的‘剧目’。

    以往的时候,那些来到这里的人,如果不能给永恒带来他想要的戏剧性……那么永恒会自己创造戏剧性!

    比如那个妄图获得真正永恒的万神殿神灵……永恒把它变成了石头!

    永恒并未撒谎,也未欺骗!

    它赐予了那个无聊‘演员’想要的报酬!

    石头别看平平无奇,石头的确是永恒的!

    无论是荒漠,还是草原,无论是高山,还是河谷,只要是在之上,有一个东西就是随处可见,那就是石头,那么石头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呢?约46亿年前,旋转的气体和尘埃凝聚形成地球,最初的地球是一个炽热的熔融球体。随着时间推移,地球表面逐渐冷却,形成了薄薄的地壳。这些最早期的岩石,主要由岩浆冷却凝固而成,被称为火成岩。炽热的岩浆从地底涌出,遇到空气或海水后迅速冷却,凝固成黑色的玄武岩或灰白色的流纹岩。

    如果岩浆在地壳深处缓慢冷却,矿物晶体有足够时间生长,就会形成如花岗岩般晶粒粗大的岩石。这些火成岩是地球岩石圈的基础,构成了大陆和洋壳的骨架。暴露在地表的岩石会受到风、雨、温度变化等外力作用的侵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岩石被风化破碎,变成沙粒和泥土。这些碎屑被河流携带,最终在湖泊、海洋或低洼处沉积下来。一层又一层的沉积物不断堆积,下层的沉积物在巨大的压力和地下矿物的胶结作用下,逐渐压实、硬化,形成了沉积岩。比如常见的砂岩,就是由沙粒经过数百万年的压实胶结而成,而石灰岩则多来自古代海洋生物的外壳和骨骼堆积。这些岩石常常保留着层次分明的纹理。当地壳运动将岩石埋藏到更深的地下,面对更高的温度和压力时,原有的岩石在固态状态下发生矿物成分和结构上的改变,就形成了变质岩。例如,普通的石灰岩在高温高压下可转变为大理石,页岩可转变为片岩甚至片麻岩。这些岩石通常具有独特的片理结构,记录了它们曾经经历的强烈地壳运动。变质作用让我们看到,岩石并非永恒不变,而是在地球内部的力量下不断转化。值得注意的是,这三种主要岩石并非孤立存在,而是通过一个宏大的循环系统相互关联,这就是“岩石循环”。当地壳深处的变质岩或沉积岩因构造运动被带入更深的地幔,它们可能熔融成为岩浆,这些岩浆再次喷出或侵入地壳,冷却后形成新的火成岩,完成一个完整的循环。这个过程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

    岩石的形成与演化并非仅仅是一个地质过程,它们还与地球上的生命紧密交织。

    许多沉积岩中保存着古代生命的遗迹——化石。这些石化的生物残骸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地球生命演化史的关键证据。从三叶虫到恐龙,从蕨类植物到早期哺乳动物,这些化石告诉我们生命如何适应并改变着这个岩石星球。回到我们日常所见的各种石头:公园里的花岗岩长椅,教堂里的大理石雕塑,河滩上的鹅卵石,山崖上的砂岩峭壁,它们都有着漫长而复杂的形成历史。一块普通的花岗岩可能诞生于数亿年前的岩浆活动,经历了地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