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千三百六十八章  美剧大世界里的骑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二千三百六十八章 (第1/3页)

    眼前的女人是如此的陌生……但他可以看得出来,这是他的妻子,妮娜!

    但为什么说陌生呢?

    因为这个女人是如此的健康,灰色的皮肤泛着油光,她的身躯并不干瘪,甚至很丰满,甚至能在她脸上看到肉!!!

    这是胖吧?!!!

    这么说吧,格尔这辈子就没见过胖子,至少在他老家是这样!

    他们部落哪怕生活最好的部落酋长和长老,都枯瘦枯瘦的!他就没见过谁身上能有肉!胖子在他们这边是极其罕见的,就和地球古代一样,在古代社会,肥胖与生活水平直接相关。由于食物匮乏和农耕经济,普通百姓长期面临粮食短缺问题,多数人处于精瘦状态。例如,史料记载岳飞在少年时期因家庭贫困而精瘦,成为将领后饮食改善才变胖。类似地,古人普遍认为肥胖是“命好”的象征,只有地主或贵族等富裕阶层才有条件发胖,老百姓称其为“富态”。明朝名将常遇春的画像也显示其“大肚子”,印证了将领阶层因饮食优越而肥胖的现象。

    眼前的女子是如此的美丽!

    因为在格尔他们种族的审美观里,丰满就是美的象征,原理和古代以胖为美的原因一样一样的!

    现代女子以瘦为美,如果身体能够保持凹凸有致、曲线玲珑,再加上面容姣好,皮肤白皙,那就是绝对的美女。然而,唐朝的女子却以胖为美。不管是哪一个时代,在审美上,应该都是大同小异的。尤其是对于女人的审美,照理说,古人和现代人应该都差不多。可是为什么,唐朝却认为胖的女子才是美的呢?

    一、胖是在饥饿年代对人体美学的一种追求。我们知道,人类社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面,一直都处在饥饿之中。就算是古代中原国家,以农耕为主,有丰富的物产、肥沃的土地、适宜的气候。但是要保证老百姓的丰衣足食,也很不容易。必须是在和平年代,不能够有战争或者有灾害等发生。如果不是生活在土地肥美的地区,而是生活在一些穷山恶水之地,就更不能够保证吃饱肚子了。所以,吃饱肚子对于人类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在这样一种价值观的观照下,因此,人类就形成了一种以胖为美的身体美学。因为胖的人,他们必然是食物很丰富的。在饥饿的年代,没有垃圾食品一说。只要能够吃饱肚子,只要能够让人长胖,这样的食物都是好食物。这一点其实我们那些年纪比较大,并且长期生活在农村里面的人,都有很切身地感受。如果你要是赞美一个人,那你就说他(她)长得“白白胖胖”的。赞美他(她)白,就说明他(她)劳动不艰苦,所从事的工作比较清闲,是一种不晒太阳的工作。赞美他(她)胖,就是说明他(她)能够吃饱肚子。不但能够吃饱肚子,而且每一顿还能够吃很多,说明家里面的粮食是足够的。这就是在长期以来,人类形成的一种身体美学。唐朝是中国在经历了400年动乱以后,所建立的一个大一统的朝代。虽然说唐朝也有很多动乱,但是相对于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那种割据纷争的情况,已经好多了。大部分唐朝人是可以安下心来,进行生产劳动的。杜甫在他的诗歌里,写到了“稻米流脂粟米白”这句话,就已经说明了,唐朝当时已经比较富裕了。既然是比较富裕了,那么那个时候的人,肯定就是能够有不少的东西可吃了,身体就已经长胖了。而这种白白胖胖的身体,显然就是一种很美的身体。

    我们现在看到许多唐朝人的画、瓷器、陶俑、雕塑等等,我们会发现里面的人物,都是长得白白胖胖的。所以我们认为,唐朝人是以胖为美的。

    不过我想说的是,很有可能,唐朝人并没有觉得他们是想表现人体的美,而只是他们实际生活的写照罢了。关于“美学”的这个概念,本身是一个西方的概念。西方的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