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萧不哒野:在日本实行大汉军功勋爵名田宅制度,合乎汉礼!  我在现代留过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萧不哒野:在日本实行大汉军功勋爵名田宅制度,合乎汉礼! (第1/3页)

    心中虽然得意,但表面上赵煦依然一副沉痛、失望,却又不忍的犹豫神色。

    他仿佛是考虑了很久,也似乎是挣扎了许久,终于叹道:“学士果真要赎文仲之罪?”

    苏轼不敢直视面前的君王,他几乎是哭着拜道:“臣万死……”

    此刻的苏轼,心中的愧疚,无限泛滥着,几乎将他的灵魂的吞没。

    他已落入了赵煦为他量身定做,精心编织的陷阱之中。

    挣脱不得,更挣扎不得。

    甚至……甘之如饴!

    赵煦听着,心中不免得意:“果然!”

    “大胡子就是大胡子!”

    苏轼这个人,在文学、才干、见识、魅力方面,是几乎完全点满的。

    文章诗词,天下知名,传唱千古。

    为人洒脱,性格豪放,朋友遍天下,知己满天涯!

    衙内、权贵、高官、寒门、商贾、农民……

    他几乎可以和所有阶级的人,成为朋友。

    特别是被贬黄州之后的苏轼,已经开始和底层农民共情。

    所以,上上辈子的苏轼,在苏州建立了养济院。

    这一世的苏轼,在登州同样建立了养济院。

    在中古时代,就开始了探索社会托底福利制度。

    关键,他还两次都做成了!

    这实在是过于夸张了些!

    赵煦最开始都不敢相信,直到他派了好几拨的逻卒,每一拨逻卒回禀的信息,都相差不大,这才让赵煦相信,苏轼在苏州建的养济院,真的在给孤寡老人养老!

    而不是,如赵煦在现代听说过的印度养老院——名曰养老院,实为纳垢之圣殿,色孽之圣堂。

    想着这些,赵煦就假作失望的叹了口气:“文仲悖逆纲常,怨怼朕与朝廷,其罪大焉!”

    “朕本当,流配其兄弟,锢其子孙……”

    苏轼听着,只能匍匐在地,不停的说道:“乞陛下开恩……乞陛下开恩……”

    对赵煦的决定,却是没有异议。

    因为,在正常情况下,当皇帝发现一个大臣,居然‘不欲为朕臣’,于是故意自戕,甚至专门挑着这个皇帝即位后第一次科举放榜之日去死。

    那么,族其宗族,都不算过分。

    而赵煦仅仅只是‘流配其兄弟’、‘锢其子孙’。

    真真是仁厚圣主!

    甚至,在苏轼看来,若孔文仲的父祖知道了这个结果,也得从棺材里爬出来,磕头谢恩。

    苏轼只听得面前的少年天子,悠悠一叹:“学士为文仲求情……情深义重……”

    “奈何……国法纲常,不可轻违!”

    “不然,若后来者效仿,国家将永无宁日!”

    苏轼知道,这还是正确的。

    孔文仲的行为,确实是在挑战君权。

    若皇帝不能严厉处罚,那么谁还会畏惧皇权呢?

    皇权威严扫地,国家混乱就会出现,这是被历史一次又一次的证明过的事情。

    “所以……”赵煦盯着苏轼,如同魔鬼般低语起来:“学士,可知,若要赎文仲之罪,要付出何等代价?”

    他是吃死苏轼,必定会为了救孔文仲的妻儿兄弟,不惜一切!

    就像当年乌台诗案,苏辙等人,为了救苏轼,不惜所有,倾尽一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