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05章:扩建港口  明末黑太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1105章:扩建港口 (第2/3页)

外也是非常安全的。

    因为畿辅驻军已经开始大规模换装蒸汽坦克,按照某新皇的要求,守备北都的部队必须全年确保装备一千辆蒸汽坦克。

    妥善率必须达到三到四成,如此一来,至少有三百辆蒸汽坦克可以随时投入战斗的话,就可以充抵对方至少三万骑兵了。

    加上火炮、飞艇、战术导弹等先进装备,以及实现了左轮和弹匣式步枪的步兵部队,足以抵挡十万左右敌军骑兵集群的突击了。

    除了辫子之外,任何其他敌对力量都无法组织起十万人级别,针对北都的大规模进攻了。

    实际上顺鸡被周遇吉的八十万大军弄得焦头烂额,根本无暇南下劫掠了。

    由于上次的战果只有万余人而已,让周遇吉很不满意。

    回来之后与昊菁皇帝拟定了一个针对辫子游击战的打法,第十次北伐便耗时两年时间。

    具体办法就是一边实施正面平推,一边实施迂回包抄。

    调集五万明军骑兵,分为十路,每路辅以五千檬古骑兵,利用嫩江枯水期渡江,向嫩江上游推进。

    余下七十五万部队分成两部分,五十万人过江北上,搜索可能藏匿东虏的地方。

    剩下的二十五万留在江南地区,配合洪承畴部北上的三十五万人,对在江南地区各地游击东虏各部实施围攻。

    投入总兵力达到一百一十五万人,考虑到换装各型武器之后的战斗力,实际相当于之前的两百万人以上。

    洪承畴所部从沈阳出发,周遇吉部则直接乘船,从喜乐温河卫登陆,安乐州以北至黑水出海口,全都是战场。

    北方的诸多藩国也出兵配合此次北伐行动,藩国兵马的战斗力比以前略有提升,但没有本土部队的帮助,还是很难战胜辫子。

    出兵也就是象征性的,主要是把冬天丢掉的地盘给夺回来,不然年年挨打,最后得被东虏给打到海里去喂鱼……

    洪承畴所部的兵力增加很多的原因,就是要保护北上修建炮楼的青壮,在春季动工的话,入秋时,炮楼就完全可以投入使用了。

    按照某新皇的计划,一座炮楼部署一个连的兵力,一千座炮楼不过十万人,却可以切断辫子在松花江两岸之间的联系。

    整个炮楼设施包括炮楼建筑、环绕炮楼的壕沟、骑兵所需的马厩,以及周边的碉堡。

    若是守军认为还需要一些辅助建筑的话,完全可以自己动手,譬如陷马坑之类的。

    建造炮楼所需的建材并不需要用马车来运输,而是通过连接松花江的灰扒江来运送。

    灰扒江的另一端就是浑河,利用沈阳现成的厂房就能制造出大量的建材,从而装船了。

    在这种码防御加全线进攻的情况下,辫子的日子一天比一天难过,那就对了。

    这就等于说大明百姓的日子会一天比一天好过,以后会让辫子渴望而不可及。

    他们连漠南檬古人的生活都赶不上,这就是某新皇的目标。

    能让周遇吉将其驱赶到北边,去跟罗刹人互相伤害,或者赶到西边去,跟李自成和柴时华同归于尽,那就再好不过了。

    孙传庭多年前便已经上奏,希望出哈密卫进攻盘踞在西域地区的二逆所部,某新皇也就同意了。

    但是西域作战不同于其他地方,最大的困难就是缺水,而且可能遭遇洪水的袭击。

    不要惊诧,的确是洪水!

    因为沙漠与戈壁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植被已经完全退化了,丧失了关内植物的索水能力。

    一旦这种地方下暴雨,那就会变成一片汪洋。

    在西域遭遇这种事,那就只能自认倒霉。

    虽然概率比较小,但几乎每年都会有。

    最重要的是,真让老孙头赶上了!

    没等找到二逆的兵马,就因为粮食被水给泡了,全军在洪水里无法进兵,被迫原路返回,退回哈密卫修整。

    考虑到目的地,心有不甘的孙传庭只能下令收兵撤退。

    之前走西域的商人说二逆到了天山一带,后来说是搬到了热海,也就是伊克塞湖。

    这么一算,从哈密卫出来,即使到了博斯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