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93章 神兵口碑逆转  重生之新能源造车大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193章 神兵口碑逆转 (第1/3页)

    神兵决定提前量产后,整个公司的员工,尤其是采购部门的员工发出一阵杀猪般的嚎叫。

    一般而言,采购会提前六个月,将零件的计划协议创建好,随后由物流将滚动订单下给相应的供应商。

    因为第一批物料通常比较重要,物流一般不会跟踪第一批物料的到货情况。而是由采购跟踪好第一批货物的到料情况,随后物流才会跟踪滚动订单的到料情况。

    神兵项目突然提前三个月,导致一大批物料没有按照正常的LT进行下单。

    所谓的LT是指供应商从接到订单到交付货物的时间。

    对于机械物料,提前三个月,时间还是可以抢出来的。只要原材料准备得充分,基本都能够按照正常的时间来交付。

    但是对于部分电子元器件,尤其是中央控制器中的主芯片。此类芯片的生产时间长达四个月,甚至半年时间。

    项目乍然提前,导致芯片的物料一时间无法按期交付。

    因此,采购部门此时承担着较为巨大的压力。对于一些实在无法交付的物料,此时则由开发部门协助供应商,寻找可以替代的方案,临时解决批量问题。

    当然,在此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加急费用。采购总监李浩然审批采购订单时也是累得够呛。

    相对于内部这一副鸡飞狗跳的局面,外部的声音,对神兵则是一片铺天盖地的谩骂声。

    神兵量产时间提前的消息,一经发出,部分汽车媒体就发出了看衰言论。

    《汽车早知道》:“陈亚之一个二十出头的小年轻,对于汽车行业一无所知。将原本三年的项目时间,压缩到一年半,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天才级别的蠢货。”

    《车行天下》:“如意原本是一款被市场寄予厚望的一款车型。但是整车仅仅在做完DV验证后,就进行大批量生产,对于其后期的产能问题,存在着较大的隐患。

    “国产汽车本身在各方面就举步维艰,此刻却以省略相关验证步骤的情况,大踏步向前追赶项目进度,此等割卵侍神的方法,着实让人捏着一把汗。”

    相较于这些汽车媒体较为客观公正的批评,一些财经媒体,则又毫不留情地对陈亚之进行了一番口诛笔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