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7章 聚焦投资  雪视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47章 聚焦投资 (第1/3页)

    伯克希尔从来不给股东分红,巴菲特说这是股东自己投票投出来的。

    这些股东也不是吃素的,人家伯克希尔管理层都是股神了,你还要分红除非脑子瓦特了,伯克希尔每年赚1块钱给你,这1块钱你交回给巴菲特远比在你自己手上值钱得多,除非你能证明你比巴菲特更懂投资,长期表现更好。

    巴菲特说:“如果一美元的留存收益创造的市场价值大于一美元,那么他们可以选择把所有股利进行再投资,从而获得更大的回报,这种回报显然大于我们直接把现金分给他们(股东),让他们自由选择投资机会得到的回报。”

    芒格此时也插话说:“虽然没人问到临界点问题,但在伯克希尔我们设定了一个临界点。我们说的临界点就是,当一美元的留存收益创造的市场价值小于一美元时,我们就开始分红,而不是继续留存收益了。那就是我们的临界点。”

    书里的这个论点涉及到公司应不应该分红的问题。

    上雪之前讲红利指数的时候说过,愿意分红的公司人品是不错的,赚来的钱也多半都是真的,财务造假的可能性不大。

    但如果是高股息分红,大家开心拿股息的同时就要警惕了,至少要降低对这个公司未来高成长性的预期。

    因为如果公司愿意把赚来的钱大比例分给股东,那就意味着公司未来一两年可能根本没什么可投资的项目,也没有更赚钱的发展规划,所以才开始回馈股东。

    一般而言,高股息分红出现在非常成熟的公司和非常成熟的行业里,比如银行,比如家电行业的格力,比如曾经在港股上市的中石油。

    有些投资者,比如基金经理,完全就是拿高股息分红公司做底仓用的,人家图的就是资产组合里有只股票能每年赚个5%左右的股息收益,跟买银行理财差不多,至少能抗通胀,但如果你指望着高股息分红公司在未来能有爆发性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