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七七章 我的一九一九  文娱试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三七七章 我的一九一九 (第2/3页)

  公映在国庆的第二天,十月二号。

    春节、五一、国庆档,都是商业电影厮杀最惨烈的战场,不知是黄罍黄中与何火的人脉起了作用,或者发行方的发力,以及对韩试与陈道中的看好,电影以并非商业大片的定位加入了国庆档的票房角逐,甚至获得了不低的排片率。

    电影的宣传从九月初就开始进行了,只是没有太过大张旗鼓,放出了电影的主创与主演信息,一些剧情的边角料,在微博和短视频平台上也有部分的话题推送。

    相比同期上映的电影,可以说是极其低调。

    不仅没有上任何节目专场,也没有铺天盖地的营销,好像就随随便便告诉网友们一件事:

    有个新电影拍出来了,叫《我的一九一九》,讲一个民国外交史上的故事,黄中导演的,黄罍制片的,韩试编剧的,陈道中主演的。

    但圈里人与网友们,都不会同样随意地对待。

    黄中和陈道中的搭档,就吸引了部分忠实影迷的兴趣以及电影圈的重视,最显眼的肯定是名单里韩试的出现。

    谁让韩试的粉丝多受关注度高呢,柿子们不管韩试做了什么,都是先一拥而上再说。

    但紧接着就发现,韩试真不是来打酱油的。

    出品方与总策划都署名了柿子工作室,韩试在电影中的身份也是身兼多职——编剧、副导演、友情出演。

    显然,柿子又不务正业了。

    从爱豆跑去写书,又去搞动漫,现在跑来弄电影了。

    就是不好好唱歌,新歌经常是在玩的路上才会诞生。

    除了柿子们没有原则地表示会支持韩试的电影,网友们大抵是凑个热闹议论一下,圈里人的态度就复杂多了。

    电影可不是脑袋一热就能拍成功的,打心眼里很多人都不相信韩试乍一涉足就能玩出名堂来。

    可黄中和陈道中的加盟,又很难让人认为会是一部闹着玩的烂片,何况韩试有点魔性,当初无论是写书或者制作动漫,都有大把的人不看好,偏偏人家最后出来的都是爆款。

    不论如何,韩试的创作能力毋庸置疑,天知道又会不会写出一个漂亮的剧本?

    现在的电影行业本就挤得头破血流,少一个人分羹总是好的。

    好在是个历史片,在一众商业大片里很难有强劲的竞争力,让国庆档的对手们安心了许多。

    耍些小手段的肯定也有。

    像前些天有个与《我的一九一九》同天上映的电影导演接受采访,被记者问及对票房有没有信心时,就含沙射影地发表了一段长篇大论。

    “现在的年轻人总以为拍电影似乎门槛很低,好像谁都能进来搅和一下。投点钱,找个自以为很好的本子,再搭一个草台班子,搞一些跨界尝试一类的噱头博人眼球,就当万事大吉了。

    但我们每年出现的剧组有多少,拍出来的片子也不计其数,能上院线的又有几部,叫好叫座的又何其凤毛麟角。大浪淘金,人总是碰壁了才肯消停。”

    接着这位导演大谈特谈自身的从影经历,一步一步爬上来的艰难不易,大有十年磨一剑的意思,对自己即将上映的电影信心十足。

    虽然从头到尾都没指名道姓,但联系到国庆档的激烈竞争,吃瓜群众果断把韩试对号入座了。

    纷纷跑到韩试的微博上拱火。

    韩试不胜其烦地回应了一句:“电影拍出来是给观众看的,不是给业内人士说三道四的。”

    韩试的本意是不打口水仗,在网友的解读下就成了回怼,并且很刚。

    阴差阳错,两部电影的热度都上涨了几分。

    黄罍特意赞许了韩试一记:“柿子你终于知道尽点主创方的责任了。”

    韩试茫然。

    制造争议,也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炒作方式,李茹解释。

    韩试很无语,接下来任网上吵吵,都不冒泡了,直到现在的首映礼才现身。

    让赵军带着家人们找位置坐好,韩试跟着黄罍、黄中、陈道中几人走着红毯入场。

    首映礼,用韩试的理解,就如同一个拉人壮威的仪式,也是用来宣传造势的。

    毕竟得以出席首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