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7章 刘盈:橘生淮北则为枳  天命唯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第167章 刘盈:橘生淮北则为枳 (第3/3页)



    花嫂瞪着眼睛:

    “我们石碣村人靠水吃水,从前没有行会的时候就靠摆渡过活,日子不算宽裕,却也过得舒心。”

    “但自从有了行会之后,日子一天不如一天……”

    “要不然、要不然他们也不会答应别人做出那样杀全家的勾当!”

    刘盈皱皱眉头:“你究竟想说什么?”

    花嫂越发瞪大眼睛,满脸我说的都这么清楚了你怎么还问我的神情。

    阮氏直起头,抹抹眼泪,哽咽着说道:“行会说我们的船不安全,样式老旧,木头腐朽,不能再用于码头摆渡……”

    “可石碣村是今上继位之后才慢慢形成的里聚,我们的船年数少的只用了三五年,多的也不过十余年,基本上都是新船,样式是老了些,但木头都是好木头,而且这些船是大家吃饭的家伙,谁不是小心呵护,怎么可能会让船板腐朽呢?”

    “但行会说不行。”

    “他们说要么我们加入船工行会,买行会统一定制的新船,要么就另谋生路,不准我们再在渡口摆渡,否则就让我们后果自负!”

    “起初大家懒得理会,依旧在江上摆渡过活。”

    “可谁知道行会不是说说而已,他们养有打手,有天堵住渡口,将前去摆渡的男人一顿好打,我家良人闻讯而来,和他们斗了一场,结果被打的整整两个月下不了床……”

    张不疑皱眉:“此地行会如此嚣张跋扈,你们为何不告官?”

    阮氏用看白痴的眼神看了看张不疑,没有理会,自顾自说下去。

    “大家无奈,只能依照行会所说,交钱办理会籍,购买行会的船只……”

    “但石碣村本就是个穷地方,如何买得起行会的大船?”

    “无奈之下,大家只能是从行会指定的宋三那里办了船贷,这才买到了新船……”

    “头两年还好,利钱大约只有三成(30%),但最近这几年宋三说什么物价奇昂,帝国从海外运来无数金银,故此钱币贬值的厉害,因此将利钱涨到了四成五……”

    “如此高的利钱,再加上每年要缴纳的会费,我家良人日日不息,又要到江里撑船,又要下地干活,可一年到头也只能存下一两百钱,若不是石碣村靠水吃水,大家能抓些江里的大鱼做鱼干,养点鸭子卖鸭蛋,否则这日子就没法过了!”

    阮氏边说,目光炯炯的看向刘盈:“敢问这位贵人,行会,真的好吗?”

    此时她已经看出来了,刘盈绝非寻常过路之人,说不得是南郡里的某位高官!

    所以,她准备把在江夏县无处诉说的冤屈,细细说给郡里的高官听听!

    注一:有关‘铁饭碗’这个词的来历。

    相传清乾隆年间,有一大户人家的漂亮丫鬟不小心摔碎一碗,主人欲惩罚,丫鬟下跪认错,酥胸微露,主人见色起意,一番云雨后不予追究。次日,丫鬟叫醒午睡的主人,告之又碎一碗,自求惩罚,主人又成全了她。此后,碗常碎,有时一日碎三碗,主人难以招架,遂将家里的碗碟全部换成铁的,并下令该丫鬟从此不用工作,薪饷照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