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66、皇帝想起杨凡了 (第2/3页)
了。反正漠南的蒙古人也都歇菜了。
搞得这么长时间了,一直没有官员愿意去绥远赴任,全都称病。理由十分奇葩,现在绥远的官员架构也没有搭起来。
“嗯,陛下,定远侯之前奉旨送大师入臧。结果在青海被喀尔喀部的却图汗阻拦,双方几次大战,据说是打败了却图汗,但漠西蒙古的和硕特部又来了很多人,到现在大师还在青海呢。”骆养性小心的说道。
杨凡已经是过去式了,现在朝堂里已经快一年没有他的消息了。似乎大家都把他忘了。他也没有过于关注了。关键是陛下有大半年没提到这个人了。
封建时代就是这样,要是大领导不再关注你,那就上行下效,下面也就没人关注你了。这些零散的消息还是商队那里收集来的消息。
锦衣卫根本不敢出长城。马匪太猖獗了。
甚至现在出山海关也得秘密的出去。关宁军对朝廷现在可是怨气很大呢。
没了袁督师,早已地方化的关宁军,也不再拿朝廷当回事了。
崇祯闻言有些惊诧,问道:“那却图汗有多少人马。”
“回陛下,具侦知有部民二十余万人,大概四万户,按照蒙古人三到五丁抽一的标准,常备军一万四五千人的样子。”骆养性说道。
“那也不少人马了。绥远目前还是空架子,定远侯手里除了家丁外,也没兵啊。他把兴禾团练调去了吗。乌斯藏军参与了吗。”崇祯有些玩味的问道。
他清楚的知道,杨凡第一次送大师入臧的时候,他可没见到杨凡请调乌斯藏军进入青海助战的奏本。乌斯藏军一直在阿拉善训练呢。后来,自己让杨凡协助三边总制杨鹤,处理陕西的民变,自己批准了,由兵部下令调乌斯藏军进入陕北。
直到杨凡把陕北的流民全给抓到草原去了,才申请的乌斯藏军进入青海。
“那倒没有,乌斯藏军是陕北平乱之后,兵部的命令才去的青海。兴禾团练也一直在他的老巢看着钢铁厂呢。”骆养性赶紧说道。
关内的情况他倒是一清二楚。定远侯的老巢看得紧着呢。兴禾团练更是重中之重。毕竟这是大明第一强军,陛下可是一直眼馋的很呢。
崇祯低眉喝茶,他心里明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