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0辞官 (第3/3页)
结果就是国库充盈、边军有饷,老百姓负担也轻了,换句话说,他几乎让一个半死不活的帝国,重新焕发了生机。
可是现在,或许他做的事太多了,已经让宫里贵人隐隐有了某些担心,真的打算鸟尽弓藏了。
“父亲,陛下怎么能这样.”
“住嘴。”
张懋修正待出声抱怨,就被张敬修喝止住。
张居正一次看了三个儿子,视线最后还是落在张敬修身上。
“老大说的是对的,雷霆雨露俱是君恩,那些话不要再提。”
张居正此时有些疲惫的说道,随即话头一转继续道:“这次叫你们过来,就是老夫准备接旨后进宫谢恩,同时递上致仕的折子。
老了,我还想活着回到老家去,也算是落叶归根。
而你们,我希望到时候也向宫里讨个恩典,随我一起回江陵去,等上三五年再谋求复出。”
听到父亲叫他们是为了让他们也离开,三人都是低头不语。
“之所以叫你们三人,也是因为你们是科举的进士,不似允修是萌恩典做的官儿。”
张居正继续说道。
他有四子一女,老大张敬修和老三张懋修都是万历八年的进士,特别是张懋修,还是万历八年的状元。
当然,他这个状元,多少是朝中大臣们看在他的颜面上,故意往上抬的。
而万历皇帝当时也真服张居正,所以直接给他状元头衔。
此时私底下没少被人议论,倒是老二张嗣修万历五年的进士,应该是实打实考出来的。
当然,张家三子学识上也没问题,不过科举这事儿,真不是有实力就一定能考出来的。
多少惊才绝艳之辈,最终还不是没考过乡试、会试这一关。
这三个算得上读书种子,那家里老四就差点,虽然也是饱读学士教导,可终究贪玩,最后没有走科举,而是和严世番一样以父功恩荫尚宝司丞。
这样得来的官身,张居正当然是看不上的,可终究是自己的孩子。
这次离开,他就打算让张家走个干净。
老四那里,一句话的事儿,本就是靠他得的官儿,但是这三个儿子,都是辛苦科举获得的官职,让他们走,难免心中不满,这才叫来,把情况和他们说个清楚。
“父亲,我们离开,就真的能避开那些人?”
张嗣修迟疑着问道。
张居正这一套改革动作,得罪了太多既得利益集团。
文官集团、地方豪强、勋贵权臣,几乎人人心里骂他。
只是人家不敢说,因为背后有皇帝,少年天子给他撑腰。
这就留下一个伏笔,你活着的时候,别人忍;可你一旦倒下,所有仇全会一股脑算到你头上。
这些,张家人未必不知,只是此时张居正还在,自然不必担忧。
“回去以后低调做事,兴许可以避过去。
京城里,有双林、善贷在,应该能帮我们一把,不会让这些人胡闹的。”
张居正其实底气也有些不足,当初很豪情的说出“死后哪管他洪水滔天”,可真到时候,多少心里还是有担心。
“父亲,魏阁老或许能帮忙护一护,可冯公公那里,怕是未必有用。”
张嗣修忽然道。
魏广德和张居正的政见时和时分,属于那种站的拢走得开的角色,而冯保可不同。
“真到那时候,就看陛下的心意了。”
张居正摇头道,“双林会如何,我们管不到,但善贷当初和我有过承诺。
最多可能遭点罪,但绝对不会太重。
除非,陛下有心处置,那是谁也挡不住的。
当初严家大案,徐阁老最终只处斩严世番而没有处置严嵩,其实就是先帝没有此心。
否则,严嵩就算有十颗脑袋也不够砍的。
而到了先帝薨逝,隆庆帝时期再想找严嵩踪迹,却已经不能了。
那都是魏广德把人藏起来了,不让徐阁老找”
说到这里,张居正自觉失言,立时闭嘴。
“父亲,严嵩还活着?”
张敬修忽然问道。
“没了,隆庆四年就没了,此事不要再提。”
张居正开口道。
“我愿意随父亲回乡,我这就写请辞奏疏。”
张敬修开口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