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590兵力不足  隆万盛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1590兵力不足 (第2/3页)

练后依然承担农业和军事任务。

    不过,其实大明卫所制最后的结果和唐朝府兵制一样,屯田制度和均田制度被破坏后,军队战力就直线下降。

    也是,国家也被迫只能转向耗费更大的募兵制,招募青壮从军,以提高军队战力。

    辽东军的精锐,也就是刘綎现在带的人马,其实就是从辽东招募的营兵而不是卫所兵。

    卫所兵,现在都是辽东各地营堡的守卫部队,他们也只能承担地方保安部队的任务,根本没多少能力承担作战任务。

    虽然已到午时,但明军没有准备午饭的传统,一般都是一直走到申时初才会择地安营扎寨。

    因为今日的营盘位置已经不远,未时就能抵达,所以刘綎只让士卒休息了一会儿,就起来继续前进。

    等大军再次开始缓缓前行后不久,他等待的消息终于传来。

    倭寇并没有改变设伏地点,但是在洼地附近的山头上布置了防线,甚至还对一些山坡进行了处理。

    显然,他们在山上已经准备了滚木礌石一类的武器。

    而下方的大路上,已经堆积了一些障碍物,阻止大军继续沿官道推进。

    刘綎听到斥候报告,拳头不由一紧。

    占据山头阻击,那对手要是挨个山头都这么搞,他要什么时候才能抵达大田城下。

    “倭寇的防线距离营寨位置有多远?”

    刘綎马上追问道。

    “沿大路走就是六七里。”

    斥候队长回答道。

    “知道了,继续监视,还有周围,防止倭寇在外围山头隐藏,对我们进行前后夹击。”

    刘綎想想,自己的兵马终归偏少。

    当面锣对面鼓交战,他不怕。

    可如果对方借助地形困住他,可就有些麻烦了。

    其实,这招国司元相不是没想到过,但是被小早川隆景拒绝了。

    要围困明军,就需要他们大军驻留野外。

    一旦战事不利,可能导致全军溃败,从而直接失去大田城的防御力量。

    围困,最起码也要倭军能够和明军打个有来有回才行。

    可一旦明军架炮,对一个方向进行猛攻,他们很难围住他们。

    所以,小早川隆景一开始就只是想利用地形打击明军一下,就撤回大田城。

    到了未时中刻,明军前哨已经抵达那片小树林,并四处查看没有异常后,就在前方两里开始结阵,等待中军抵达和扎营。

    很快,刘綎就带着大队赶到。

    查看周围环境后,刘綎还是比较满意。

    距离树林半里地就有一处小溪流淌而过,只需要派出一队明军进驻小溪上游监视,就可以保证明军水源安全。

    于是大手一挥,下令道:“就在这里扎营,沿小溪上游山头建立监视哨,防止倭寇耍花招。”

    “大人,左前方还有一处溪流,只是水量稍小,要不要也派人去监视?”

    斥候队正小声问道。

    “安排两队轮流驻守,这个位置不错。

    我看前面地势向下,就是你们说的有个山谷?”

    刘綎抬起马鞭指着前方问道。

    “地势下陷,确实是个洼地。”

    队正急忙答道。

    “看来,他们原本是想把我们围在那里面,居高临下埋伏我们。”

    刘綎微微点头,安排人开始扎营后,他就带着十几个护卫骑马向前,过了前哨继续往前走了三里路才停下。

    下马上了附近一个山包,一眼就看到前方官道已经被两三颗树木挡路,而旁边前后两座山上,都有倭寇旗帜飘扬。

    左手一探,身后亲兵马上递上千里镜。

    刘綎举着千里镜又是一番观察,对前面山头和之后的山头,他都仔细的观察一番。

    虽然后面的山头距离远又有遮挡,但依稀能看到有人活动的影子。

    “麻烦。”

    嘴里嘟囔一句,随即问斥候队长道:“周围还有道路通往大田庄吗?

    我看沿大路之后的山头,倭寇可能也都布置了防守兵马,后面前进怕是有些难了。”

    如果手上多两千人,倒是可以轮番攻山,搞不好一天拿下两三个山头也不意外。

    可是现在兵力不足,事实上明军全线都存在兵力不足的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