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597处置壕镜  隆万盛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1597处置壕镜 (第2/3页)

   不过,他虽然除掉一个劲敌,但他的心情其实并不怎么好。

    无他,他老父亲也还在,据说最近身子骨也不大好。

    九江卫的差事儿,现在只是挂在那里,基本上都没去衙门当值了。

    魏广德琢磨着,回家得给家里写信,做一些安排。

    前线明军和倭军对峙,即将爆发激战,而在大明的京城里,依旧不缺少勾心斗角。

    晚上,魏广德在书房写好给大哥的书信,拿在手里再看看有无遗漏,顺便等待墨迹干透时,外面张吉进来说道:“老爷,张科、江治、劳堪几位大人来了。”

    “他们来做什么?事先可有招呼?”

    魏广德一愣,随口问道。

    他不记得张吉说过这事儿,他们早约定好过来。

    “没有,之前没有往府里递话。”

    张吉急忙说道。

    “哦,知道了,请到待客花厅,多上几盆炭火。”

    魏广德吩咐一句,他没有马上过去,而是等待手里书信干透后,装入信封封上,又把书信放在书架一个格子里,这才起身出门。

    等魏广德过去见到他们以后,才知道,果然是奔着内阁增补阁臣之事来的。

    “不瞒诸位,今日下午我和汝默已经聊过此事,就算你们不说,稍后我也会联系你们。”

    魏广德坐在主位上对几人说道,“明日我就会上奏,请求陛下增补阁臣,至于名单嘛,现在大致定下余有丁、许国和王家屏三人.”

    魏广德把情况和他们都说了,没有隐瞒,毕竟都是信得过的人。

    魏广德把他的考虑也都说了,大体上考虑到了所有方面的利益,所以张科他们自然也没什么好说的。

    纷纷赞同魏广德的决定,也算是谈妥一件事儿。

    “对了,刚才我在府里接到衙门里递来王锡爵的奏疏,奏报倭寇正在调集全国的火炮,欲在中国与我大明决战。”

    随即,张科从袖子里拿出一份奏疏抄本,递给魏广德看。

    “倭寇国内有二百多门火炮?”

    听到这个数字,魏广德先是一愣,虽然对这个数字不屑,但还是接过来看了眼。

    “锦衣卫猜测这批火炮来源,很可能是夷人在壕镜铸造的,通过夷商走私到倭国。

    朝廷早有旨意,禁止通倭,可夷人显然没遵守我大明律令。

    即便壕镜已经租借给夷人,可也不是法外之地。

    善贷,早先你说留着壕镜有用,没有对那里出手。

    可这次,显然是个机会,终止租约的机会。”

    张科开口说道。

    显然,作为兵部尚书,知道大明境内居然有块租借土地很是不满。

    来之前,就因为王锡爵的奏疏,好好琢磨过了,打算趁这个机会,调广东兵马收回壕镜管辖权。

    “那个租约根本就算事儿,又没报朝廷批准,充其量就是香山县的决定。

    朝廷一纸公文,随便就可以推翻,收回壕镜的控制权。”

    魏广德不以为意说道。

    大明和葡萄牙人关于壕镜的合约,上面只有香山县的大印,其实根本就不符合合约模板。

    只能说当初葡萄牙人把大明看做欧洲国家那种架构,以为只要是地方贵族签约就可以生效。

    殊不知大明是中央集权制国家,根本就不认这一套。

    这也是之后葡萄牙人不断贿赂香山县、广州府官员的原因,每到支付租金时也非常及时足额。

    其实,随便换个香山知县,就可以推翻之前签订的租约。

    大明朝廷听之任之,主要还是不想因为些许小事儿就大动刀兵。

    毕竟,他们和葡萄牙人打过两场,知道对方不好对付。

    当然,不是现在。

    现在的葡萄牙其实已经脱光衣服摆在大明面前,知道他们实力有限,要收回壕镜几乎不存在阻碍。

    “你想收回壕镜?因为炮台的原故?”

    魏广德看完奏疏,忽然对张科问道。

    “是,我大明境内怎么可以有壕镜这样的地方。”

    张科不满是有道理的,租给你,你就老老实实在那里居住好了,修修船,进行一些商业活动。

    可是,或许是大明太久不管壕镜的事儿了,之前葡萄牙人居然在壕镜构筑了两座炮台,美其名曰“防倭寇”。

    虽然,壕镜的葡萄牙人确实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