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二十七章 筹集资金  重生香江之大亨时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四百二十七章 筹集资金 (第2/3页)

手握大量现金,全款买下了这栋中环大厦,现在它也是属于九龙发展旗下的物业。

    陈家也同样是香江的老派家族,其实他们最开始的主业不是地产,而是金融,早在一九二六年的就创建了海陆通公司,从事银行与保险。

    不过他们运气不好,二战时公司破产了,然后转型做了酒店和戏院,湾仔的六国饭店、中环的皇后戏院、北角的皇都戏院都是他们开的。

    只是到了七十年代初的时候,地产行业实在太火热了,所以也引得他们入场。

    现在皇后戏院连同陆海通大厦都被雷蕴荣收购了,皇都戏院在东方院线扩张的时候也同样收归旗下。

    戏院方面的业务他们已经完全舍弃了,陈家目前只经营酒店和地产公司,实力同样不容小觑。

    “至于最后一家租户,雷生你应该很熟悉,那就是《信报》的主编林行之与骆友梅在住。”

    “哦,是林行之?”

    “没错,就是他。”

    雷蕴荣也没想到这世界居然这么小,兜兜转转间又能碰到熟人。

    不过雷蕴荣对于林行之能够租住得起红梅阁的别墅没有太惊讶,他们家本身的经济条件也非常的不错。

    他创办《信报》可不是苦逼的创业,而是有充足的资金以及自己过硬的专业知识打底的。

    只是因为林行之他坚持想要凭借自己的能力把《信报》发展起来,所以前期才显得那么缺钱。

    后世林行之他是成功了的,不过这一世因为被雷蕴荣给截胡了,所以他的名望地位没有历史上那么高。

    对于林行之来说,他创办《信报》最主要的不是为了财富,而是将其当作一份事业来做,虽说损失了一些财富,但是在雷蕴荣的全力支持下,《信报》取得了更大的成功,这也让他拥有了更大的心理满足感。

    雷蕴荣在收购九龙仓之后,除了刚开始的时候各项产业都视察了一番之外,就很少亲自过来看了,更不要说过问红梅阁到底租给了谁这样的小事了。

    所以雷蕴荣听到马士民介绍林行之住在红梅阁的时候,也有点惊讶。

    此时雷蕴荣也没有上门拜访的意思,只是多看了两眼,就将目光投向了红梅阁二期。

    “西蒙,现在和记黄埔账上还有多少钱了?”

    “当初贷款了三十亿港币,其中花销的大头有两个,一个是均益仓和屈臣氏的私有化,这部分总共花了十二亿六千万港元。”

    “然后暗地里收购了大酒店集团百分之十二的股份,花了将近两个亿,所以目前公司账上还有十五亿港元出头一点点。”

    】

    这钱也是真不经花,三十亿港币,没多久就花出去了一半。

    屈臣氏还好一点,价值不是很高,而均益仓才是大头。

    作为全港最大的码头仓库,他的市值将近十亿港元,再加上一定的溢价,花这么多也算合情合理。

    “十五亿港币?那收购大酒店集团的资金可能不够啊。”

    目前大酒店集团在地产火热行情的带动下,市值都快要突破二十亿港币了,到时候收购的话肯定是需要溢价的,十五亿港币肯定不够。

    “雷生,如果不够的话我们可以继续贷款,我想有很多银行都愿意给我们放贷的。”

    “算了,就先不再继续贷款了,那样的话利息都要一大笔,而且如果我们继续贷款的话,外界肯定知道我们即将走大动作,会死死的盯着我们,到时候我们很难再低调行事。”

    “那剩下的缺口该怎么解决?”马士民问道。

    “眼前的房子不就是吗?”

    “雷生你是要将红梅阁二期的房子全部卖掉?”

    “没错,现在地产行情这么好,再加上红梅阁绝佳的位置,一定能够引起热卖的。”

    红梅阁南边毗邻何起东家族的私人大别墅,位置超一流,这些别墅拥有最优质的山顶风景,最昂贵的山顶房价,最顶级的社会地位,有钱都买不到,真正的有价无市。

    如果这个时候对外宣布红梅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