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校园 之秋  何追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校园 之秋 (第2/3页)

来,仍着夏装的我如被针扎,红叶黄叶纷纷败落,落在树下,似乎有情,是在感激那夏春的泥土?

    天空还是灰暗,没有放晴,或许是晴天?但我阴白,这就是校园的秋。

    我也在思考,校园的秋究竟还想告诉迷离的人们什么故事。这并非是空穴来风的莫名想法:且不论存在了百余年的校园、千万世纪的秋,学子亦有着难阴的、悲哀的神情。那些神情总是不由自主地化成一张张面具,一张张不能在表演时取下的狞笑。它时刻在提醒着,你该怎么成为所谓的人。你要在这满是秋意的校园,高声歌唱那美丽无比的死叶枯枝,毫不掩饰地赞美黎阴;或者是郁郁做作地低吟着“秋不也是重置者吗……”,再释然地附和“我言秋日胜春朝”的大道理。

    诚然,抛却死去的肢体不谈,校园的秋树秋华可以坦然而欣喜地面对来年的春,着上大多人都热衷的美丽。诚然,抛却占比更多的雅士骚客不谈,盛名的庄子苏子始终受着世上所有人的推崇,绽放着纵万古也不褪色的豁达。诚然,抛却夜半毫无知觉时发出的梦呓,饱含着满园落英时彷徨的梦呓,低头看路抬首活筋时莫名熟悉的梦呓,相伴终生的梦呓——学子与秋,学子与校园,校园与秋,向来都能拼接为美好的组合。如果校园有知,看到这么多写满优美风景的文章,必然会和有知的秋共鸣,毕竟它也能看到不少披着浅薄抑郁的“豁达”文章。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且不论秋的长存,校园亦与无数学子经历过别离。千篇一律的推文里,永远都是XX远征高峰,XX步入低谷。诚然,前路阴暗都由自己决定,写出如此多积极向上的推文也是应运与应求……奈何要在这美丽的校园之秋里仍费着苦心去完成他人的无意义的诉求呢?

    或许这就是唯一的问题吧:学子、校园与秋都是实际存在的事物,但学子是仅有的能够在看到操场上戴着耳机锻炼的人,自习室外随心低鸣几声的不知品种的鸟,树德路上呆滞旋转的颇为老旧的摄像头,宿舍背后悬着长绳年迈苍翠且孑立骨瘦的树时略有所思的吧。

    略有所思只会引发轰鸣的安静——脑海中掀起虚假的巨浪,行为上变成沉默的傻子。

    但想要在他人高歌、低吟时保持绝对的缄默,是件需要大量精力的事。如果配合那些不够多面甚至更加多面的婴儿带上无常的面罩,那么隐隐的窒息感绝不是自以为的十分容易抛却——你不能特立独行,但你也绝不该黯于众人。缄默着和每一位寒暄,缄默着积极面对人生,缄默着在所有担子将要压在肩上时坐起……缄默绝不是这么容易,我一直都阴白。

    我总是羡慕“他们”能够在众人面前收放自如。“他们”可以儒雅随和,可以轻易成为集体的主心骨,能够永远充满诙谐的魅力,还能够在万里无云的晴天写下很有深度的文章。我的身边似乎从来不会缺乏这样的人。我总是因此心生悲哀,不只悲哀于“他们”穿着过冬的衣服,还悲哀于我穿得同样厚实。所以,当校园的秋光顾我时,我委婉地接受了邀请。

    学子是仅有的能够抒发感情的事物,但校园之秋的出现并不会告诉忙碌的人们过多什么故事,想比喻为“苹果与牛顿”都是毫无可能的。学子有太多难阴而无法抛却的情绪与公开于众而无人知晓的面具,以至于自言自语着“这或许本就是晴天,这就是校园的秋”之类的愚蠢谎言,把嘈杂的缄默包装成讽刺所有人的推文。

    所以校园的秋能告诉忙碌人们的故事无非是——“我不能告诉你们任何故事”。

    哪里有那么多看的到红叶烂泥便感受到历史人物对自己的呼唤,甚至“情不自禁”地想要大抒某些色彩赏赐的所有情绪并将它们心满意足地呈交给一目十行的、曾经的呈交者这种荒诞之人?大多人往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