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章 三岔路口 (第3/3页)
思维,既然是个好项目,那就拿着项目出去找投资。」康慈恩变得正经起来。
找投资的目的,一是检验这个项目在投资人心中的成色,站在陈耳东的角度,他是业内人士,他的看好不代表资本的看好。
二来,有人投资,也是解决资金不足和分摊风险的方式,康慈恩知道杜宇没几个钱了,她也不愿意跟杜宇结了婚就遇上投资失利。
「风投估计看不上咱们这种小打小闹吧?我看人家找风投的,什么天使轮、种子基金,张口闭口都是几百上千万的。」
陈耳东说这话时,有些发虚。他接触过的风投不多,有点印象的也只有当时投资玉庭小馆的庄总。
上回听庄总讲投资界的见闻,都是一些高科技、互联网或者快消品牌,像搬家这种劳动密集型行业,应该入不了他们的眼。
「不一定找风投啊,你俩那么多做生意的朋友,这些人平时也会拿些钱出来做做投资什么的,就算多找几个投资人,有点众筹的味道也行呐。」
陈耳东看了杜宇一眼,想看看杜宇对康慈恩的建议是否认可,兄弟俩有时交流。已经默契到一个眼神就能心领神会的程度。
「我觉得可以,只要项目好,说不定哪位老板有兴趣,一个人就把钱出了。」杜宇很捧场,坚决支持未婚妻的观点。
「跟你俩谈事情,累!」康慈恩嫌弃的说道,起身往卫生间走去。
她跟杜宇陈耳东是完全不同体系的人,康慈恩做事,讲数据、讲规范、讲计划,这是她长期养成的工作习惯。
杜宇被她一说,给陈耳东递了个眼色,陈耳东立马笑了起来,两人聊起了属于兄弟间的恶趣味笑话。
康慈恩回到座位,见两人还嘻嘻哈哈的开着玩笑,脸色微微一沉,说:「到底还谈不谈事了?」
陈耳东看她着严肃的表情,马上收起了嬉皮笑脸,端正身子,杜宇也一样,他知道康慈恩做正事的时候不允许其他人嬉笑打闹。
「项目前景分析、市场计划、投资预算、回报周期,你先把这四样做好,我们再讨论下一步怎么做。」
好不容易谈完正事,陈耳东神经兮兮的说道:「大师,如果你是我的老板,估计比罗耿还吓人,哈哈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