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你见过五彩斑斓的黑么? (第3/3页)
毛衫,黑色长裙,一股子新时代青春洋溢的范。
杨丽华的归来不光带回来新思想,也介绍了当时的革命圣地,羊城,一片朝气蓬勃之势。同时也带来一个令人尴尬或者说令人不齿的事,她怀孕了。
未婚先孕这件事是立华单独跟李青在房间里说的,别人都不知道,也侧面反映了家里面,这姐弟俩关系更近。
可立仁在寻找父亲藏枪的过程中却听到了,因为藏枪地点就在立华房间的二楼。
立青也听到了动静,在哥哥离开之后,也找到了那把枪。
电视剧里每一个镜头的都是有用的,跟网络不同,经常会有某些作者耗费大量笔墨写了某些剧情,过后却一点都没用上,不是忘了,就是水平不行,刚好,某个排骨就是此类,两者兼有。
重新回到剧情,杨立仁通过接头人拿到了子弹,再次踩点准备行刺的地方,回到家后把子弹上膛放回原位,静等刺杀时间到来。
本来一切都是正常往前发展,假如没出意外的话,明日就应该是他横死当场,杨家一家老小菜市口枪毙的日子。
可他还有个弟弟,一个在第一集中花费大量镜头和情节来刻画的角色,生性顽劣,屡惹祸端,还爱显摆。
杨立青领着发小来家,给他展示父亲的枪,在他的认知里这把枪许久不用,里面也没有子弹,所以,扣下了扳机。
枪声响起,剐蹭到姐姐同学的妹妹不说,还引来了北洋军阀的士兵,护卫三生巡阅使的士兵。
大人物到来,整个区域都戒烟,竟然有人开枪,这可是大事,按下扳机的杨立青被带进牢狱,整个杨家当即乱作一团。
杨立仁怕弟弟承受不住牢狱酷刑,把枪的秘密和盘托出,就准备离开老家去羊城投奔革命党。
他这种行为自然免不了被观众大骂,敢做不敢当,但这个人物算是立下了,更像一个人办完祸事的正常反应。
在杨立仁收拾细软准备离家的时候,听到了父亲大骂弟弟立青,还要取出老本上下打点关系救人,他犹豫了一阵子还是吐露实情,算是挽回了一点观众缘。
后面,杨父替儿子进入牢狱,杨立青把全家都给变卖,总算是把父亲给捞出来,在姐姐埋怨他拿枪闯祸之际,说话了。
“幸好是我开的枪。”
“怎么说?”
“立仁是准备行刺三生巡阅使的,真要让他干成了,姐你,我,咱爹,全都得陪葬。”
原来他知道!
听到杨立青说这么一番话,观众顿时对这个爱惹祸的主角来了兴趣,虽然开枪是巧合,可后面的判断却是他自己结合信息总结出来的,观众们也明白了开场时让他发现杨立仁踩点那个镜头的作用。
好的编剧就是如此,不会用什么机械降神来处理问题,或者给出答桉,往往是用前面出现过的情节来解决问题或者推进剧情。
杨家家财消耗一空,杨立清跟着姐姐一同去了羊城,想要报考黄埔军校,通过立华的关系,认识了瞿家人,在法兰西留学过,接触过共产思想的革命党人。
有了这个接触,主角的未来路线就定了。
当然,不这么写也不行,审核压根不给你过,后续剧情也没法展开。
黄埔军校这段剧情,通过一个个小事件,通过杨立仁、杨立青这两兄弟的视角,将历史上发生过的产生过深远影响的大事给观众们讲解出来。
国共双方初期合作,东征陈炯明,二次东征,廖仲恺遇害,中山舰事件,一个个出现在历史课本上的事实就这么给摆了出来,全程没有丝毫拖沓。
当然,这里面也都有杨立仁的影子,或大或小,或主观或客观,以他的角度来说做的都是为了中国革命事业,可却被有心人借题发挥清除异己,运顺大队长、机枪左移五米的微操大师掌权了。
而杨立青方面,起初他只是对瞿霞有爱慕之意,对瞿恩有敬重之情,并没有什么政治倾向,可在国党一通不得人心的操作下,特别是让他用枪指着瞿恩和同样是红党却是同学的穆振芳,他内心很煎熬,觉得这是不对的,哪怕是学校的命令,他依然觉得这么干是不对的,也为后面埋下了伏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